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 ANDENGINEERING
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
学院巡礼

学院介绍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
1987年
1996年
原化工部工业水处理技术培训中心
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
2000年
2003年
2007年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
环境工程硕士点
环境学院成立同时获批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21年
水质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江苏省特色类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级学科硕士点
资源环境科学本科专业
环境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江苏省一流专业
江苏省品牌专业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环境工程全国样本专业通过华盛顿协
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荣获青山科技奖
※ 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2024年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环境工程为国家一流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作为样本专业通过国际工程专业论证
\*水质科学与技术连续四年入选软科A+专业
\*支撑“环境/生态学”学科2021年9月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术强师,薪火相传

培育平台,助力成长
代表性科研平台:“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煤炭清洁转化节水减排工程实验室”、“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气体净化膜及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业VOCs污染控制工程中心”、“南京市化工农药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化工环保新材料研究院”等7个省部级研发平台。
拥有1个国家生态环境部“化工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培训基地和1个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训练示范中心,同时担任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固废、大气处理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单位。
省部级研发平台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煤炭清洁转化 节水减排工程实验室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气体净化膜 及装备工程实验室 |
江苏省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事故应急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业VOCS污染控 制工程中心 |
南京市化工农药重有机污染土壤 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南京化工环保新材料研究院 |
打造特色,学以致用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及环保战略产业培育,在难降解废水处理原理及应用、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污染场地修复、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和工程化开发,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显著的技术优势,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居国内一流水平。
以学院目前牵头承担的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例。在功能膜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由仲兆祥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抗热震耐高压多孔无机膜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该项目面向新能源等行业高温高压环境的应用需求,目标在膜结构设计方法与性能演变规律、新型膜材料规模化制备、高温高压分离与反应强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无机膜在环境、能源和新材料等典型领域气体净化的示范应用。


图2膜分离与膜结构示意图
在环境催化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由徐海涛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非电行业复杂工况烟气深度净化稀土脱硝催化剂研发及应用。近年来,污染天气频发让蓝天白云一度成了“奢侈品”,夺回蓝天势在必行,而工业烟气治理是重中之重。该项目面向我国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非电行业NOx深度减排的国家战略重大需求,涵盖稀土脱硝催化剂研发、中试、生产到应用全链条,以“三位一体”构筑理论为指导,采用“三位耦合”创制策略,旨在明晰反应机理,完善创制技术,创新集成技术,推动轻稀土高值化利用产业发展,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蓄能,让污染烟气“焕然一新”,让美丽中国“天天天蓝”。


立德树人,桃李芬芳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强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学生年均科创项目参与率超 60% ,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特等奖”,在江苏省“互联网 +^{\ast} 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及科技竞赛等多个省部级竞赛中获奖。毕业班升学率达 40% 以上,多名学生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读研深造。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待遇好,大部分学生能进入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中心、环科院、水务集团、环保公司等政府管理部门或大型企事业单位就职,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 91% 以上。学院同时设有“工大开元”、“江海”等各类企业奖助学金。



就业去向 | 单位/学校名称 |
就业单位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检测中心、南通市生态环境监控中 心、上海市青浦区水务局、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税 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上海市杨浦区环境监测站 |
国内升学 |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 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 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工 业大学 |
境外深造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北海道大 学、美国普渡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澳大利亚新南 威尔士大学、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环境工程专业
秉承卓越工程师精神,守护生态文明建设
专业阐述:环境工程专业创立于2000年,是国家一流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构建全面覆盖设计、科研、运营与管理的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流体力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智慧环保等。
师资力量: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30名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师,其中国家杰青、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多人,并积极开展国际化教学。
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监测治理及环保技术研发等领域任职,广泛就职于生态环境部、知名研究院及大型企业,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坚守人水和谐初心,做水环境的专业守护者
专业阐述: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水青山重大战略需求,在学校工业水处理领域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于2009年开设的新兴专业,先后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类建设专业和校级品牌A类建设专业,连续四年入选软科 \mathsf{A}^{+} 专业,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前列。
核心课程:水处理原理与工艺、工业冷却水与过程水处理、水质监测与评价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水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去向: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环保等行业,水质智能监测与诊断,水工材料腐蚀与防护,水循环利用与安全排放,水质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扫码关注南工招办公众号了解详情扫码进入南工招办小程序了解详情扫码进入环境学院公众号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