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
工商管理
福
会信 计 学福息 管理与信息系统
HH 福程 管理福业 工程
一
国 际 经 济与贸易
金融学
知识产权

学院巡礼
学院介绍
学院历史沿革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学悠久,前身可溯源于1958年原南京化工学院独立建校时成立的文科教研室,1979年开始招收经济管理类学生,2001年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经济管理学院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学科合并组建了经济与管理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专兼职结合、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6人,教授26人、副教授51人,江苏省高校哲社优秀创新团队1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社科英才1人、江苏省社科优青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专职教师中有在国内省内若干领域中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有一批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大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兼职教师中有知名企业家和在国内有相当学术影响的中青年教授。

学科与专业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拥有工程建造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含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目前有10个本科专业,包括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产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工业工程;还开设2个特色微专业-石化企业管理、数智管理。其中,工程管理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和市场营销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学与育人实践
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3000多人,坚持以科产教融合、学赛协同的“经管 +^{\mathfrak{n}} 育人模式。教学工作突出,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客户关系管理、大数据分析导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创业实训、系统工程与建模仿真、行为金融学)。近年来,获得全国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全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教学大赛获奖10多次。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5项,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和优秀团队10多个。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开展产教融合,建立了上百个就业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紧密与国内外高校联系,开展中外合作项目,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和教师到国外大学进行访学交流。升学就业率良好,每年有众多学子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以及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知名企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级别 | 认定年份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0年 | 客户关系管理 | 姚山季、王万竹 |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3年 | 大数据分析导论 | 朱晓峰 | 赵柳榕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1年 | 创业实训(运营管理决策实训) | 倪卫红 | 吴斌、邵建峰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4年 | 系统工程与建模仿真 | 吴斌 | 童华刚、钱存华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2024年 | 行为金融学 | 陈庭强 | 庄雷、蒋海玲、 叶彩霞、徐涛 |



梦想公开课
科研与平台设施
科研成果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
国家级(面上/一般/青年)项目40余项
省部级项目50余项、厅级项目100多项、横向课题200多项
累计科研到款经费3000多万
获得国家哲社成果文库1项
教育部哲社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0多项
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部委采纳批示9项、省委省政府采纳批示10多项

■论文著作

累计发表CSSCI/SSCI/SCI等核心论文5OO多篇
省级重点教材8部、学术专著18部、软件著作权10多件

科研基地

建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等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创新思想库等5个省级科研基地
10多个校级研究机构

专业介绍
金融学
专业阐述:金融学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以市场经济中的各类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融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等。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行为金融学等。
培养目标:依托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基地、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省哲社重点建设基地、省哲社优秀创新团队,金融财会实验室等平台师资,致力于培养掌握经济金融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金融投资、创新创业、政策法规的实践应用,具有人文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就业领域:能够适应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事业单位等的投融资岗位,
会计学
专业阐述:南京工业大学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创立于1998年,现有会计学、MPACC、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向)、MBA(财务管理方向)四个硕士点和会计学本科专业。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数字化审计实务、数字化管理会计仿真实验等。
培养目标:本系历来重视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重视产学研合作,紧密联系国家中长期会计人才规划和江苏及长三角地区会计人才需求,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会计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具备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会计领域专业化人才。
就业领域:本专业就业非常广泛,涵盖企事业单位、事务所、企事业单位、金融、政府、教育等各领域,毕业生竞争力强,生源质量不断提高。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阐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起源于原化工大学管理工程系国贸专业,本专业从1989年开始招生,迄今已有36年历史,现有在校本科生205人,留学生67人,共计272人。
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实施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创新活动、创业实战,竞赛参赛环节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特色培养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涉外经济部门、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从事跨国经济业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学院名利前茅,除升学外,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大型进出口公司、跨国公司、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
工程管理
专业阐述:工程管理专业起源于1984年,2019年被选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第五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论证),是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建设点,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全国第25位。
核心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能够解决工程建设难题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就业领域:毕业后将在投资管理,城市建设,工程建设等领域,以及政府和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咨询、运营等工作,成为相关领域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
专业阐述:工商管理专业是我院办学最早的专业之一。2000年开始招收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工智能与现代企业管理专题、数字化企业管理原理等。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符合学校定位,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业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就业领域:每年均有本科毕业生赴纽约大学、爱丁堡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广泛就业于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一批同学成功创业。
工业工程
专业阐述:工业工程专业结合工程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等方法,强调对复杂工程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与设计,采用科学方法提升资源配置和生产流程的优化。
核心课程:质量工程、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学、系统仿真等。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学生在生产、质量控制、流程优化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打造具备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领域:毕业生在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信息技术、咨询公司等行业从事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流程优化等工作。专业毕业生赴南洋理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广泛就业于西门子、史密斯、比亚迪,格力等企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阐述:该专业聚焦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管理,强调数据驱动和数智管理,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整合了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以适应“互联网 *\bf{\dot{\tau}} 和智能化时代的需求。
核心课程: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应用、管理学、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和人工智能等。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专门人才,使其能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同时强调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和数智化管理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选择在信息服务相关岗位就业,随着大数据和数智化管理的兴起,毕业生在数据分析、业务运维、企业数智化转型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知识产权
专业阐述:知识产权专业依托南京工业大学优势工科学科群和特色产学研平台,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人教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培养通晓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管理和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专利撰写实务、专利布局等。
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专业实务能力,能够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法律服务、专利代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工作。
就业领域:就业方向包括知识产权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
SCHOOL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扫码关注南工招办公众号了解详情
扫码进入南工招办小程序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