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牌黎明
1955-2025 1黎明茶70周年品牌手册1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CONTENTS目录
PART 黎明品牌文化01-08
PART 黎明茶品牌起源09-24
PART 3 黎明茶厂历史25-32
PART 4 黎明茶复兴之路33-60
黎明茶·国牌茶
黎明是超越一个世纪的恪守与传承
黎明是国牌的文化与情怀
从民国时代,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
黎明承载着使命与荣耀
在各个时代里熠熠生辉
而那些让人们难以忘怀的记忆
也将成为今天黎明茶走在复兴之路上
最为宝贵的财富

PARTI
威材中 黎明品牌文化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国民之黎明国牌之黎明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老照片意境图
从诞生之始,“黎明”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民国时期,黎明品牌商标应运而生
至建国初期,黎明品牌商标已经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
黎明文化,源于对国对民的担当,源于对理想的慷慨奔赴
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黎明堪当“国牌”
传承至今
黎明的火炬 国牌的匠心 也未曾熄灭 愈发炽热

国牌萌芽民国时期的黎明品牌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黎明是点亮民国时代的希望之光
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黎明书局等著名机构与众多学术大师,启发民智
诸多命名为“黎明”的品牌商标也纷纷涌现
“火柴”、“香烟”等实现中国制造
民族企业奋发自强,国牌意识开始萌芽

为民生立命极具中华特色的
民国黎明品牌商标走进千家万户
民国时期,以“黎明”命名的品牌商标
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近代的企业家和商人,尝试实业救国、改善民生
他们引进西方设备,实现了部分日用品的中国制造
成百上千的“黎明”商标,成为了中华“国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为民族发声民国时期影响重大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黎明书局与黎明商业丛书
1931年
孙寒冰(时任复旦大学政治系主任)邀集
章益、伍蠡甫、侯厚培、王世颖、黄维荣
等人正式创办黎明书局
初衷即为创办“中国人自己掌握的出版机构”
旨在开启中华民智,为民族自由发声
众多先进论著、国外译著均由黎明书局首次发行
影响深远的《黎明商业丛书》也陆续刊发
奠基了中国近代商业思维
为人民启智民国教育学界之光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黎明周刊》及黎明学校
1922年
上海枫泾进步小学教师陈艮一等人出版《黎明周刊》
旨在推广新教育、传播进步思想与科学知识
至1949年余姚中学《黎明周刊》发行《黎明周刊》以及黎明小学、黎明中学、黎明大学
在民国教育学界影响深远
鲁迅先生即毕业于黎明中学
民国黎明茶庄
民国时期的黎明茶品牌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民国大师与茶结缘

民国时期,黎明品牌百花齐放,茶叶、茶庄也多有以黎明命名者
一饼饼、一罐罐的黎明茶,见证并成为了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茶是各界也是军、政、商,以及知识份子最为广泛的喜好之一
众多民国大师们与茶结缘,饮茶亦是他们的心头至爱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老舍先生也曾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么活着,干嘛活着”
汪曾祺先生嗜好喝茶,茶雅可作饮,俗可作食,亲自研发了茶粥、茶叶烤鸭等跨界美食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国牌发展建国初期的黎明品牌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黎明是新中国的担当与光荣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翻开了崭新篇章工农商百废待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大量国营、集体企业在复苏国民经济中起到关键作用各行各业中,众多被命名为“黎明”的品牌,遍布中国大地它们被赋予历史的使命,即使在最艰苦的年代里也带着特殊的荣光,象征着民族的新生与富足“黎明”是百姓最喜爱、最信任的品牌之一

新中国工业史上的
黎明烙印
建国初期,新中国以手工业及少量改造后的资本主义工厂为主直至改革开放后,轻工业、重工业才得已全面发展,小到一块电池大到汽车、轮船、飞机,新中国从无到有,做大做强建立起了令世界为之赞叹的现代工业体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黎明汽车
时代背景老照片
河南省首批著名商标
黎明电池
时代背景老照片
1987年成立于河南郑州
黎明重工
照片
新中国人民生活里的
黎明光彩
吃、穿、住、行、米、面、油、盐、酱、醋、茶,“黎明”品牌遍地开花它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信任它是好产品代名词,更是新中国老百姓生活里的点滴回忆


PART2
黎明茶品牌起源
中国·云南·黎明茶

1955年国营黎明农场于云南西双版纳勐遮成立
黎明茶品牌正式奠基
黎明这个独具国牌特色的标签
越过一个世纪的时光
落地扎根云南边境,于此繁茂生长
而黎明所代表的文化与恪守
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间。在绿意盎然的茶园里
也变得愈加地鲜活与丰满
军垦戌边,知青下乡
为热爱奋斗拼博的一代代黎明人
那些融入血脉的尘封记忆,那些缭绕不绝的黎明茶香
即便岁月变迁,也不曾褪色



公元1955黎明茶品牌元年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55年初,云南国营黎明农场于西双版纳成立
当时十三军的三十七、三十九师
军直属单位的志愿兵老战士们将要复员,组建农场
而黎明文化正呈燎原之势
在各行各业都纷纷取用“黎明”之名
张钩、召存信、李如邦、唐德英等同志在一起
就农场的命名及其它事项作了研究讨论
讨论结果
大家都同意了召存信同志把这个农场取名“黎明”的建议
(见1985年4月12日《西双版纳报》)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黎明茶诞生于云南边疆的国营黎明农场复员士兵们来到“黎明”这片土地一边守卫祖国,一边垦荒种茶黎明茶的品牌也于此正式奠基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屯垦创业建设黎明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41年4月初建立的
隶属当时思普企业局的安娇农场场部旧址
至四十年代末经营萧条。现为“黎明”一分厂四队
该场部原为木结构,两层
六十年代拆除木板墙和楼板,改为四队仓库
1991年5月塌拆除







辉煌岁月 光荣黎明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58年
黎明农场荣获
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
的国务院奖状

黎明品牌故事
屯垦成边 乌龟山战斗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50年2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副师长吴效闵
第38师114团政委赵培宪率500余名指战员与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九支队政治部主任唐登眠所率机动组成的
追歼部队,将国民党残部包围在勐遮乌龟山南娇县政府大院内
于凌晨发起猛攻,中午又在乌龟山与从勐阿方向返回的一股敌人发生激战
两次战斗共敌70余人,俘敌500余人
乌龟山战斗是云南全境解放的最后一仗
1995年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决定将1950年2月17日定为西双版纳解放日
(资料来源:西双纳州委党史研究室)

一手持抢保卫边疆一手打锄耕地种茶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曾参加渡澜沧江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
以及39师的1697名复员战士
是黎明国营农场最早的一批“黎明人”
由于勐遮区地处边疆,形势复杂,他们牢记使命
一边坚持训练,一边辛勤耕耘
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热血与汗水





教育,文外现出你自时电主章,对党,对会主义事业的志些受,商面自付以试们时自已题一,有的消年不世下了热,由就地:办选于电生,要动为章,以限告为,扎,永起与工农具担合物出路,本们的可先,对行会
我们的日的一在电你达到中国人民云商山产局设共国三十国一九七一年七廿一口
上山下乡慷概奔赴林间茶地的无悔青春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68年至1971年,北京、上海、四川、昆明的知识青年
先后来到了国营黎明农场
(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
他们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来到贫困落后的边疆农场
与工农兵一起投身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之中
开垦田地,种橡胶、种茶叶
即使在多年以后,知识青年们回到了城市、进入各行各业
成为社会的中坚栋梁,这段珍贵回忆
仍旧是他们内心最不忍割舍的情怀



胶、糖、粮、茶黎明四大经济支柱产业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胶建国初期,橡胶原料成为当时最紧缺的战略物资黎明农场于1961年开始大面积植胶计有胶林1970亩、58701株,1970年后开始割胶亩产量逐年上升,至1983年超过国家二类植胶区指标
糖1956年黎明农场开始小面积种植甘蔗
60年代中后期决定发展糖产业,扩大甘蔗种植面积
70年代初黎明机制白糖厂正式投产,至80年代,种植甘蔗超2万亩
成为“黎明”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粮1955年黎明农场开荒8000亩,其中水稻占4336亩,在“以粮为纲、大抓粮食生产”的背景下,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长至1978年已达3万余亩,改革命开放后,产业结构调整,调低种植面积至8000一10000亩之间

茶全国闻名的茶产区
黎明茶的种植范围地处华南茶区,位于横断山系的怒山山脉尾端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北纬 27°44^{\prime}~22°72^{\prime} ,东经100°1\~100°39
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产地。区域年均降雨量约1300毫米、年平均温度约 18°C-27°C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 80% 以上,昼夜温差稳定在 10°C 以上,非常适宜茶叶生长

厚积薄发的黎明茶产业
黎明茶种植规模较小
直至1978年后正式确立为黎明农场四大经济支柱项目
而后随着时代发展变化
国家与人民生活需求进一步提升
茶产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黎明茶厚积薄发、后来居上
茶叶种植逐渐成为了国营黎明农场最鲜明的标签

黎明茶叶就是
一代代茶人在“黎明” 的士地上种植、改良、创新的茶叶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56年
黎明农场抽调50余人
建立以种植特种经济林木
为主的特林队
计划培育茶苗
1960-1966年
四分场、三分场、七分场一分场五队相继试种茶叶

1933年
1967-1978年
1978年
西双版纳黎明屯垦种植茶叶
1955年
黎明农场成立
开启黎明茶品牌元年
黎明农场逐步摸索总结了一套种茶经验积累了一些种植和管理技术使黎明茶叶逐步由副业生产向主要经济项目发展截至1978年黎明农场累计种植茶叶5097亩,投产1059亩鲜叶产量79.94吨,干毛茶产量18.875吨黎明茶叶投产面积逐年扩大茶叶产量逐年上升茶叶成为了“黎明”的四大生产项目和经济支柱之一
1980-1983年
五分场、四分场相继大规模种植茶叶
1997年
中国工商总局正式批复“黎明”茶叶品牌商标

2000年
2000年后,由于计划经济到
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
当初的黎明茶厂原体系中的
其它部分相继改制
并且相继建立了
其它品牌各自发展至今
1979年
农场生产科第一次设置专职茶叶生产技术员茶叶生产开始走上系统管理轨道
1990年
农场累计开垦种植茶叶面积1.27万亩
实有茶园面积7230亩,投产面积6233亩
幼林面积1087亩
鲜叶总产量达2162.22吨
干毛茶产量达492.33吨
2023年
成立黎明茶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发展历程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97年
1997年,工商总局正式批复“黎明”品牌茶叶商标。
黎明茶厂相继又获得“黎明茶”、“黎明茶厂”、“黎明农场”品牌注册商标。
2000年起
从1964年至2000年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黎明茶厂的初制茶厂加精制茶厂共有16个茶厂组成,之后由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相继改制。2000年后,由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当初的黎明茶厂原体系中的其它部分相继改制,并且相继建立了其它品牌各自发展至今。
1987年-1996年
1991年,三分场四队初制所、五分场初制所工,自此黎明茶厂厂房分布基本定型。1996年,黎明茶厂生产的“滇红”、“滇绿”在市场上享有盛誉,逐渐树立良好的口碑印象为云南茶在全国影响力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至今
2023年成立黎明茶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黎明茶”、“黎明茶厂”、“黎明农场”商标,“黎明”茶品牌及“黎明印”、“黎明7540”等系列产品品牌与黎明茶厂经过20多年的磨砺、提炼,重新启程。
黎明茶目前已经发证的实用新型专利10项,此外还有10余项专利申请中,其中发明专利有3项。

PART3
黎明茶厂历史
中国·云南·黎明茶
国营茶厂黎明传承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从一口铁锅、几块晒席、几个烤笼
迈出黎明茶叶加工的第一步
到多间黎明茶厂房相继建成投产
打造出黎明茶特色品牌
远销广东、福建、湖南、东北等祖国各地
黎明茶厂的历史
是厂房设备、制茶工艺不断进步的历史
也是黎明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挑战创新的历史
更是黎明茶品牌代代传承
初心始终不移的历史
黎明茶厂体系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1971-1978年
茶叶种植户扩展到一、二、三、四七分场各分场茶叶生产队大多为自行组织加工黎明茶的初制加工点,由最初的1个发展到7个


1964年
1982年
特林队(二分队五队)组建茶叶加工组新建两间草房作为加工厂房全组计7人,手工操作,日产毛茶约50公斤
二分厂建立小型精制
成品茶叶加工厂
黎明茶厂从此拉开了茶叶
精细加工的序章
“黎明新闻”
黎明茶厂初制车间落成
新建的黎明茶厂初制车间,于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峻工,这个车间是八五年七月破土动工的总面积为一千四百五十三点五十八平方米。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见1986年1月10日《西双版纳报》)
“黎明新闻”
五分场八五年生产千茶一百一十五点零五九担,完成年计划百分之二百八十七点六与去年相比,净超干茶七十多担,茶叶获得好收成。五分场八五年生产干茶一百一十五点零五九担完成年计划百分之二百八十七点六;与去年相比,净超干茶七十多担,茶叶获得好收成
五分场茶叶获得丰收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见1986年1月10日《西双版纳报》)
1984-1987年
1997年
黎明茶厂精制车间、勐遮初制车间勐满初制车间、勐阿初制车间建成投产整个工程共27个项目,共完成厂房7834平方米土建工程(含办公楼及职工宿舍)实际总投资368万元
中国工商总局正式批复“黎明”茶叶品牌商标

1991年
三分场四队初制所
五分场初制所于3月竣工
自此黎明茶厂厂房
分布基本定型
厂房总固定资产原值411万余元
1996年黎明茶厂生产“滇绿”“滇红”逐渐树立良好口碑声誉
2023年
黎明茶厂重启迈上新征程
“黎明新闻”
到十一月中旬,二分场各家庭农场的茶叶岗位全部采摘结束,总产鲜叶二十二万六千多公斤,折合干毛茶50300公斤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茶叶岗位完成或超额了计划任务
(见1986年12月9日《西双版纳报》)
黎明茶厂就是一个又一个在“黎明” 的土地上兴建和传承下来的茶厂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随着茶叶种植产量的步步提升,各大生产队先后自发兴建了茶叶加工组,它们也是黎明茶厂的前身。随后从1978年正式提出茶厂建设目标,到报批、筹划,直到一间间茶厂相继落成投产约十年时间,这才形成了稳定的“黎明茶厂”体系

黎明茶厂体系 | 分布点单位 | 加工组成立年 | 专用厂房面积(平方米) |
二分场五队 | 1964 | 300+100 | |
一分场五队 | 1971 | 265 | |
四分场四队 | 1971 | 270 | |
二分场七队 | 1973 | 160+352 | |
四分场七队 | 1974 | 200 | |
七分场综合加工厂 | 1977 | 462 | |
四分场十一队 | 1978 | 210 | |
三分场四队 | 1979 | 220 | |
二分场十队 | 1981 | 207 | |
五分场七队 | 1984 | 217 | |
合计10个茶叶初制加工点 |
序号 1 | 加工单位(个) | 负责加工区域 | 厂房 | |||
单位 | 地区 | 面积 (平方米) | 峻工年月 | |||
三分场四队初制所 | 三分场四队 | 勐混乡 260 | 1991.3 | |||
黎明茶厂 广厂 体系 | 2 | 五分场初制所 | 五分场 | 打洛镇 | 938 | 1991.3 |
3 | 勐满初制车间 | 七分场 | 勐满乡 | 2572.5 | 1985.12 | |
4 | 勐阿初制车间 | 四分场 | 勐阿乡 | 2387.4 | 1987.12 | |
5 | 勐遮初制车间 | 一、二、三分场 | 勐遮乡 | 1541.5 | 1985.12 | |
6 | 精制车间 | 全部毛茶 | 1527.9 | 1987.5 | ||
7 | 合计:6个 | 合计:9927.3 |

黎明茶厂往事 记忆里生动鲜活的色彩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许许多多的黎明人
把一生的青春都扑在了茶厂里
他们在茶厂工作和学习
他们也在茶厂恋爱、结婚、生子
然后再将黎明茶技艺和精神传给下一代
茶厂里的点点滴滴,是他们生活中最灿烂和美好的底色
黎明茶厂文体建设
黎明茶厂3个居民点,设有3个文化室
图书室,按制度每星期开放2次
厂直属文化室90平方米,书柜3个,图书838册勐满车间文化室80平方米,书柜1个,图书80册勐阿车间文化室57平方米,书柜2个,图书344册共有阅览桌20张,条椅56条

厂直有标准灯光球场1个,四周有看台下属两个车间均有普通球场、乒乓球台各1个以及羽毛球、排球、麻将、跳棋、象棋、扑克等文体用具每年厂工会、共青团都要组织1\~2次各种大型文体活动
(资料源于2005年2月版《农垦黎明志》)

八十年代初建在一分场的旱冰场
八十年代,每隔二三年举办一次的书法美术摄影展

八十年代的文艺汇演






PART4
黎明茶复兴之路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传承经典 振兴国牌茶
这是100多年黎明品牌文化的回响这是数十年前国营黎明农场的灿烂余晖自黎明人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一代代的黎明子弟承续着先辈们的梦想与荣光黎明精神从未遗忘而黎明茶的技艺采茶,杀青,揉捻,授条,晾晒.也已经成为他们流传在血脉里的因子2023年,只待关山重头越重拾黎明辉煌与情怀,国牌茶的复兴正在扬帆起航

企业简介守正、创新、明道、笃行
穿越一个世纪的信念,初心未改,匠心始终国之所望,民之所愿,黎明牌者,是谓国牌
起源于1955年的黎明茶,历经岁月峥嵘
至80-90年代的“黎明茶厂”曾经是云南五大茶厂之一,编号0,在茶界具有卓越的历史地位
1997年,中国工商总局正式批复“黎明”品牌茶叶商标
时至今日,黎明茶厂(云南)有限责任公司相继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黎明茶
“黎明茶厂”“黎明农场”品牌商标
自此,“黎明茶”品牌及“黎明茶厂”在有着近30年制茶经验的老茶人邓蒙青先生带领下,开启黎明复兴之路
以发扬1955年黎明品牌精神为信仰
以坚守黎明品牌之技艺为己任,传承黎明100年,再创黎明100年
如今,黎明茶厂(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黎明”茶品牌全类目茶叶产品生产
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创新型茶科技公司
作为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单位的黎明茶厂目前已获批中国有机茶认证企业
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项殊荣
并于2023年成立“黎明茶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目前已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当前还有10余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其中发明专利有3项
黎明茶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强化研发,在茶叶领域引领潮流
黎明”品牌全类目茶叶产品涵盖普洱茶原叶茶、云南滇红、滇绿以及科技创新的“茶晶”速溶茶等品类时至今日,“黎明”茶品牌已构建起完整的生产、加工、经销体系
企业文化
使命国牌黎明茶,世界美名扬
愿景传承黎明100年,再创黎明100年
价值观守正、创新、明道、笃行
品牌定位守正创新,国牌黎明
品牌口号传承黎明技艺,坚守国牌品质
品牌文化传承老字号不忘初心,缔造国牌味实力打响

传承黎明技艺 坚守国牌品质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黎明技艺 制茶工艺
黎明茶人对各产区的茶树树种、环境气候,都有着充分的了解与科学的掌握黎明茶人可以根据不同产区、不同地块鲜叶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采摘方式和制作工艺做到因茶施制,使得每款茶都拥有自己的特点和收藏价值对于制茶,黎明茶厂也有着自己的标准和理论体系坚持“九道”工序“八层”把关”命名为“九八工艺”
九道工序 黎明传承

调配技艺
从几口铁锅、几块晒席、几个烤笼,迈出黎明茶叶加工的第一步,到多间黎明茶厂房相继建成投产再到如今黎明茶远销各地,受到茶友钟爱黎明茶独有的技艺,在一代代黎明子弟传承打磨中将细腻与醇厚镌刻入茶芽的血脉深处黎明制茶师从采摘到出品,遵循百年制茶技艺,用“守正”的态度打磨而成“黎明茶”讲究的是“真材实料”,“口味纯正”,通过每一款茶,还原每一座山,以及打造每一种黎明经典滋味用“创新”的制作方案,更标准化出品,让每一款茶都口感稳定,绿色健康
黎明人的追求,就像悠远婉转的诗歌,慢工出细活已成为黎明人的生活常态不为今日锋芒之急切,但为百年老店之坚守
三同

三不同

同时,“黎明”茶品牌传承人邓蒙青先生历经20余年
收集并收藏“黎明”文化、“黎明农场”、“黎明茶厂”相关的老票证、老照片、老报纸、老书籍、老资料千余件已形成完整且无他可及的“黎明”老字号文化的收藏体系
完善的生产加工经销体系与老字号文化建设传播渠道将进一步扩大和发扬黎明品牌文化黎明企业和黎明人也将在邓蒙青先生的带领下,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理念传承老字号文化,坚守传统工艺技术以“三个稳定”,即生产品质稳定,价格体系稳定,仓储转化稳定,守护老字号品牌之正以“两个创新”,即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与时俱进,携手并行,共同创造云南茶品牌的时代新篇章黎明”作为近70年的云南省老字号茶叶品牌,没有在历史长河中被淹没而消失“黎明”,就像初创期时候的一名战士一样,仍然坚守战场,砥砺前行

三个稳定两个创新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品质稳定、价格稳定、转化增值稳定
互联网+大数据+艺术茶空间茶晶科技+新式茶饮
两大机制
筛选盲评机制
完善的溯源体系
黎明茶品牌建设
中国·云南·黎明茶厂
线下品牌直营店
目前,“黎明”茶已在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搭建起黎明茶叶品牌官方旗舰店线下有云南昆明直营店,在广东芳村、广东肇庆浙江杭州等多个城市设有品牌合作店

在品牌文化宣传方面,“黎明”茶已相继创建了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小红书、微博等品牌自媒体并在云南日报等官方媒体传播黎明老字号品牌文化
线下,相继创建了“黎明茶品牌文化档案馆”、“70年黎明茶历史陈列室”。并在浙江和广东建立了“黎明茶品牌文化联谊会”
线上官方旗舰店







关注公众号 @黎明茶传承于1955
关注微博@黎明茶传承于1955年
关注小红书 @黎明茶
关注头条号@黎明茶传承于195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