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Be :9 C:12 0:16 Mg:24 Al:27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质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陶瓷烧制 C.活字印刷 D.火药爆炸
2.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特色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
3.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发明了将制碱、制氨结合的“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4.建设美丽家园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露天焚烧树叶、塑料袋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H_{2}O B *CuSO_{4} C. C60 D. CH_{4}
6.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7.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
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9.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贴右图标志的是
A.白磷 C.苛性钠
10.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的是
A.用食盐水区分硬水、软水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C.用灼烧法区分涤纶、羊毛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
11. 情境创设传统文化《周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草灰乳,生成物能除去丝帛污渍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12.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右图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单质为氧气B.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_{3} T
14.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 mbf{g} ,在成的氧化物共 2m~g~ 。则该金是
A.Be(BeO) {\bf B}.Cu(Cu0)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列物质运输时应张

B.汽油D.浓硫酸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铵氧化碳
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将含碳木灰(含 {K}_{2}{CO}_{3} )的水溶液中加石。以上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所示。下列说法不

原正极
勺木条复燃
为质量比为1:8
两种元素组成的
反应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下列变化\mathbf{\nabla}*\mathbf{N}0(\mathbf{\nabla}-\mathbf{\overset{\rightarrow)/(\mu)}\mathbf{\overset{\rightarrow}{π}}\mathbf{\overset{\approx}{π}}\mathbf{\overset{/\Psi}{\ P}}}{\mathbf{\nabla}}N_{2}+\mathbf{H}_{2}\mathbf{O} 主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生属(括号内为生成的氧化物)可能()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Si的名称为
16.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0\ %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只写出计算式)。

17.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人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图所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oldsymbol{c}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 ;在 it{a}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 色。(提示: BaSO_{4} 难溶于水)

18.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 MgCl_{2}\ 、CaCl_{2}\ 、Na_{2}SO_{4} 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O
(2)固体X中所含的难溶物有 BaSO_{4} Mg(\OH)_{2} 、和 BaCO_{3} 。
(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Y中的两种杂质,这两种杂质是
19.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镁、铝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等,则反应的镁与铝的质量比为 0
20.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 \rightarrow ”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已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丙在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分子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0
(2)已知三种物质都含钙元素,甲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乙难溶于水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甲的化学式为 ;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给某液体加热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1)图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请纠正。
(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
24.(3分)实验室里选用下图所示剂略去)。
(2)请从以下所给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① 酒精灯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什么条件?

(1)制取一瓶纯净的 CO_{2} ,若要有 (填字母)。
② 加热完毕,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什么?
(2)用 KMnO_{4} 制取 \mathbf{0}_{2} 的化学;若用该方法玻璃仪器,请在虚线框内画
22.(3分)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铝较为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的重要内容。
(1)“低碳行动”中的“碳”指CO_{2} ”)。
(2)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为
(2)现将过量的锌粉加人 AgNO_{3} 和 Mg(NO_{3})_{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字母)。a.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c.它们完全燃烧后的产物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
23. 新考法
(2分)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
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 25~m^{3} 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0.024{~m}^{3} 的钢瓶中(如右图)。
(4)探究炼铁原理的实验装置方程式为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答一会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仪器制取气体(橡胶塞、导管及试

使用双孔橡胶塞,需选用的仪器方程式为
卡制取 \mathbf{O}_{2} ,其发生装置需补充一种出该仪器。
义。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是 (填“C”“CO”或■
格。碳原子核外电子数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5) 新课标 跨学科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光能水 →有机物 ^+ 氧气,推测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叶绿体是 。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装置如下图(实验过程略去)。

的单质
物理变化
都是二氧化碳排列方式不同
如下图。在V形管内反应的化学(写出一个即
虑,处理尾气的方法为
即可)。


① 实验时,乙中的植物叶片能检测出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而甲中的不能。请加以解释。
② 请设计方案,检验实验后的烧碱溶液中生成的新物质。(写出选用的试剂和现象即可)
(6)用 CO_{2} 和 \mathbf{H}_{2} 作原料可制取甲醇,化学方程式为 CO_{2}\ + 3H_{2}(-/{2/4)/(x5x14)+4}{2}CH_{3}OH+H_{2}O ,该反应在发展清洁能源及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若生产 48~t~ 甲醇,理论上能够吸收 CO_{2} 的质量是多少?
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Mg:24 Al:27 Cl:35.5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情境创设其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 )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 C.白土烧瓷 D.楠木造船
2.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铁质炊具 B.塑料水杯 C.实木桌椅 D.纯棉T恤
3 情境创设 劳动教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某同学做西红柿炒鸡蛋时,选用的下列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C 1
A.西红柿 B.鸡蛋 C.花生油 D.食盐
4.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硫粉 B.铁丝 C.镁条 D.木炭
5.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汞 B.水 C.氢气 D.硫酸铜
6.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7.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1 1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8.实验室用蔗糖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 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所需蔗糖的质量为 3rm{g} B.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
9.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铈元素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
A.铈属于金属元素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10.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碳
A.复合肥 B.磷肥
11.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C.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D.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A. +2 B. +4
13.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
A.酸雨形成的原因: CO_{2}+H_{2}* (B.稀盐酸除去铁锈: Fe_{2}O_{3}+H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磁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NaH
14.某金属混合物由 \mathbf{Mg},\mathbf{Al},\mathbf{Zn},\mathbf{F} (( )
量 度偏大 、量筒等
了铟、锑、铈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铈的元素符号是CegD.铈原子的质子数为58骏氢铵(化学式为 NH_{4H C O_{3}} )属于
C.钾肥 D.氮肥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

为无害物质
不变
7:11
\widetilde{\underline{n}}\widetilde{1}\underline{n}\widetilde{1}\underline{n}=\ensuremath{ N}_{2}+2\ensuremath{ C}\ensuremath{ O}_{2}
取氧气,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锰
写正确的是
{\bf)}==H_{2}CO_{3}
Cl=}FeCl_{2}+H_{2}\mathbf{O}
\mathsf{\Pi}_{\vec{\mathsf{K}}:\mathbf{C}}^{\mathsf{u}}(0_{2}+\mathbf{C}(\mathsf{\Pi}_{\vec{\mathsf{P}}:\mathbf{j}}^{±}\mathsf{j}_{fm}^{±})/(2\mathbf{C)0}2\mathbf{C}0
CO_{3}+HCl=NaCl+CO_{2}\uparrow+H_{2}O
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 {4~g~} 该
学22—2
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 _{rm{0.2g}} 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Mg和Al B.Fe和Al C.Fe和 \mathbf{M}\mathbf{g} D. \mathbf{M}\mathbf{g} 和 Z_{{n}}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 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是 O
16.新情境航天科技」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
)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17.为了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小组向滴有几滴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他们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得出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8.右图是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 C :30\ {^qC} 时,把 30~g~ 氯化钠固体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 10\ %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 ,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9. 新考法情境导入弘扬红旗渠精神,走强国富民之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石灰石烧制生石灰, A~D 是生石灰烧制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leftarrow}\rightarrow ”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D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3.(3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活动性顺序。

(1)铝丝浸入溶液前需要先月磨,其目的是什么?
(1)C的化学式为 ;反应 ②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O
(2)请写出装置A或B中发生
(2)反应 ③ 的化学方程式为 ;B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
(3)通过图示中的实验不能判充实验继续探究。(简要余
20.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乙炔(化学式为 \mathbf{C}_{2}\mathbf{H}_{2} )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 3.3~g~ 二氧化碳 \mathbf{\nabla}*0.9~g~ 水和 mrm{g} 一氧化碳,则 \mid m\mid 的数值为 。
24.(3分)为除去粗食盐样品中合性杂质( \DeltaCaCl_{2\ 、M g C l_{2}\ 、N a_{2}S O_{4}} 中的不溶性杂质去除,得到粗溶性杂质: ① 向粗盐水中依次溶液; ② 过滤; ③ 向滤液中加入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人容积为40 ~L~ 的钢瓶中。
(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
(1)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机
(2)步骤 ① 中加人过量 Na_{2}CO
(3)步骤 ③ 中有气体产生,写出
22.(2分)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内容。
(1)右图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2)碳元素可组成多种单质,的是 (填字母)。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b.每个 C_{60} 分子是由60个c.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实验装置,探究铝、铜、银的金属
用砂纸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断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补汉述实验步骤)
含有的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先将样品盐水后,再按以下实验步骤去除可加人过量的 BaCl_{2} 、NaOH、 Na_{2}CO_{3} 适量的稀盐酸; ④ 蒸发、结晶。
奉,它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素,含碳物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图,图中 x 的数值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碳原子构成的

d.金刚石、石墨和 C_{60} 里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3)CO和 CO_{2} 均属于碳的氧化物。下列图示中,A是CO还原Fe_{2}O_{3} 的部分实验装置,B是探究 CO_{2} 性质的趣味实验装置。

① 写出装置A中CO还原 Fe_{2}O_{3} 的化学方程式;从环保角度考虑,写出一种尾气处理的方法。
② 装置B中,注人浓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请分析原因。
(4)实验室制取 CO_{2} 等常见气体的相关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干燥的 CO_{2} ,所需装置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接_接_(填字母)。② 用 ① 中装置,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 \mathbf{0}_{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4.4\ g 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 10% 的盐酸的质量是多少?
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Mg:24 Al:27 S:32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原大地物产丰富。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5
A.原阳大米 B.灵宝苹果 C.叶县岩盐 D.固始鸡蛋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3.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煮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
5.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6.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1
A.塑料 B.陶瓷 C.合成橡胶 D.合成纤维
7.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C.金刚石、氧化汞 D.氮气、氨气
8.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于复合肥料的是
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的是

A.熄灭酒精灯B.测溶液的pH
10.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氯化钠(NaCl) C.氯酸钠( NaClO_{3} )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D.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
12.某金属混合物由Mg、Al、Zn、C该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金属是
A. Mg B. Al
13.甲、乙、丙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A.\Ca{0\:{.}C a({0}H)_{2}\:{.}C a C{0_{3}}} C.\CuO\、Cu(OH)_{2\ 、C u S O_{4}}
1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生成 CO_{2}\ 、CO 和 H_{2}O ,若 16~g~ 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 \mathbf{0}_{2} 白
A.48 g B.56 g肥。下列化肥(用化学式表示)属
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

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 +1 价,则
B.次氯酸钠(NaClO)D.亚氯酸钠( NaClO_{2} 入
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
、吸附、蒸馏等5、镁化合物的水氧气的质量比为1:8
u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 6.5~g~ 应,可得到 _{rm{0.2g}} 氢气,则该金属1 >
C. Zn D. Cu
示( "\rightarrow" 表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 )

一 3.H_{2}\ 、H_{2}O\ 、H_{2}O_{2} D.C.CO_{2\setminus H_{2}C O_{3}}
\mathbf{{I}}_{4} )。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甲烷燃烧生成 CO_{2} 和CO的质量的质量为 ()
C. 64 g D. 72 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O
1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相对原子质量14Si为 ;硅原子核外电子有三层,最外层有4 硅28.09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17.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20 {^\circC} 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式即可)。
18.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 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 、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 {g/cm}^{3} ,量取水时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 (填“ 10~mL "” 50~mL ,或“ 100~mL^{\prime} )。
19.右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文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淀粉字说明。碳酸氢钠与胃酸 每片含量: 200mg 碳酸氢钠适应症:用于缓解胃痛(含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胃溃疡患者慎用为 ;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0.A~F是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_{\rightarrow}* ”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标注了物质类别和这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已知A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1)这种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2)A的化学式为 ;B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O
(3)D与氧气、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
24.(3分)实验室可选用下图所示

(1)写出利用A制取 \mathbf{O}_{2} 的化学
(2)若利用B制取 CO_{2} ,请将中相应的虚线框内。
(3)若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简单方法加以验证。
22.(2分)某化学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四、综合应用题(共10 分)
25.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产关系十分密切。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填字母)。a.酸性 b.吸水性
(2)请简述氢氧化钙(俗称用途。
23.(3分)金属用途广泛,金属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右图中将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某同学在 Cu\big(NO_{3}\big)_{2} 和 \AgNO_{3} 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并写出 Z_{{n}} 与 AgNO_{3}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重要内容。①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表示为② 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中滴人稀盐酸至过量,则双o
:装置制取气体。

方程式。
开始时所加的药品分别填写在图无味的气体,猜想一种气体并用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燥剂,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1
(4)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 CaCl_{2\setminus M g C l_{2}\setminus N a_{2}S O_{4})} ,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 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 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 BaSO_{4} 、CaCO_{3} 和 {BaCO}_{3} 0
③ 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c.氧化性 d.脱水性热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5)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某造纸厂欲排放 200~t~ 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1.6% ,用废硫酸( H_{2}SO_{4} 的质量分数为 20% )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开究的与稀盐参加反反应可

.
滴人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 见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卷21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C | D | A | C | B | D | A | D | B | C | C | A | B | A |
答案详解详析
1.C2.D 3.A 4.C 5.B 6.D 7.A 8.D 9.B 10.C
11.C【解析】古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包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_{3}\xlongequal{\cong}\xlongequal{\cong}CaO+CO_{2} 个 CaO+H_{2}\mathbf{0}=~ Ca(OH)_{2} ,分别属于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在草木灰(含K_{2}CO_{3} )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_{2}CO_{3}+Ca\left(OH\right)_{2}=2KOH+CaCO_{3} ↓,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 \mathbf{C}_{\circ}
12.A13.B
14.A【解析】镁与某金属的混合物共 mrm{g} ,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假设 mrm{g} 金属全部是镁,生成的氧化物质量为:2\mathbf{M}\mathbf{g}+\mathbf{O}_{2}{(\mathbf{g}*\mathbf{g}\mathbf{\oplus})/(2)}2\mathbf{M}\mathbf{g}0 48 80mg (5m)/(3)rm{g} (5m)/(3)~g<2m~g~ 故 m_{~g~} 未知金属与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金氧化物的质量 >2m~g~ 。A项,假设 mrm{g} 金属全部是铍,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为:2Be+O_{2}\stackrel{*\stackrel{5}{\scriptscriptstyle{\perp}},\ast\#}{=}2Be0 力18 50mg (25m)/(9)~g~ 25g>2m g,符合题意;B项,假设 mrm{g} 金属全部是铜,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为:2Cu+O_{2}\stackrel{\triangle}{=}2CuO 128 160mg (5m)/(4)~g~ (5m)/(4)~g~{<}2m~g~ C项,假设 mrm{g} 金属全部是铝,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为:4Al+30_{2}=2Al_{2}O_{3} 108 204mg (17m)/(9)~g~ (17m)/(9)~g~{<}2m~g~ ,不符合题意;D项,假设 mbf{g} 金属全部是铁,生成的氧化物的质量为:
3Fe +20, Fe:04
168 232
mg (29m)/(21): b0
(29m)/(21)~g~{<}2m~g~ ,不符合题意。故选 \DeltaA 。
15.铁(或Fe)硅
16.增大 (31.6~g~)/(100~g+31.6~g)x100%
17 *\H_{2S O_{4}\ +\ B a\ (\ O H)_{2}=\ B a S O_{4}\ \downarrow\ +2H_{2}O} 硫酸(或 H_{2}SO_{4} ) 红
18.(1)玻璃棒 (2)CaCO_{3} (3)NaOH和 Na_{2}CO_{3}
19.2Al+3H_{2}SO_{4}=Al_{2}\left(SO_{4}\right)_{3}+3H_{2}\uparrow 32:33
【解析】第二空:镁、铝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等,说明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设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m ,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 x ,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 y 。
Mg+H_{2}SO_{4}=MgSO_{4}+H_{2}\uparrow 溶液增加的质量
24 2 24 -2
x m
x=(12m)/(11)
2Al+3H_{2}SO_{4}=Al_{2}(SO_{4})_{3}+3H_{2}\uparrow 溶液增加的质量54 6 54 -6
y m
y=(9m)/(8) 则 x:y=(12m)/(11):(9m)/(8)=32:33
20. M 2H.0+02↑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2 )Ca(\OH)_{2\Sigma\Sigma\Sigma(CO_{3+2H C l=CaCl_{2+C O_{2}\uparrow\Sigma+H_{2}O}}} (合理即可)【解析】(1)丙在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丙为 {\bf O}_{2} ,甲、乙组成元素相同,甲能转化为乙、丙,甲为 H_{2}O_{2} ,乙为 \mathbf{H}_{2}\mathbf{O}_{\circ} (2)甲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甲为 Ca(OH)_{2} ,乙难溶于水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乙为 CaCO_{3} ,丙中含有钙元素,且能与 z ( CaCO_{3} )相互转化,能由甲[ \Ca(OH)_{2}* 生成,故丙应为可溶性钙盐。
21.(1)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1分)(2) ①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② 隔绝空气(或氧气)。(1分)
22.(1)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1分)(2)固体是银和锌。(1分)Zn+2AgNO_{3}=Zn(NO_{3})_{2}+2Ag(1\it{35}f )
23.(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1分)(2)分子在不断运动,特殊臭味在空气中扩散。(1分)
24.(1)a、b、e、f(1分)(2)2KMnO_{4}\xlongequal{\Delta}K_{2}MnO_{4}+MnO_{2}+O_{2}\uparrow(1\it{K}) (1分)
25. (1) CO_{2} (1分) (2)6(1分) (3)b(1分) 4 (4)3CO+Fe_{2}\mathbf{O}_{3} 2Fe+3CO[或Ca(OH)+CO= CaCO_{3}\downarrow+H_{2}\mathbf{0}] (1分)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1分)
(5)C、H(或碳、氢)(1分)
① 甲中的二氧化碳被烧碱溶液吸收,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分)② 选盐酸,有气泡产生。(或选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1分)(6)解:设理论上能够吸收 \mathbf{CO}_{2} 的质量是 \scriptstyle{\mathbf{\boldsymbol{x}}}_{\circ} 3H_{2}+CO_{2}(-\ddagger{\bmod{4}})/(2)H_{2}O+CH_{3}OH 44 32x 48 t
=(1分)
x={(44x48\ {~t~})/(32)}=66\ {~t~}(\ 1 答:理论上能够吸收 CO_{2} 的质量是 66~{t_{{o}}}
卷22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C | B | B | B | D | A | D | C | C | D | C | A | D | A |
答案详解详析
1.C2.B 3.B 4.B 5.D 6.A 7.D
8.C【解析】C项,量水时仰视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使得溶液浓度偏小,错误。故选C。
9.C 10.D 11.C 12.A
13.D【解析】A项,酸雨的形成与 CO_{2} 无关,与 S0_{2}\setminusN0_{2} 等污染物有关,错误;B项,稀盐酸除铁锈的生成物为 FeCl_{3} 和 H_{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_{2}O_{3}+6HCl{=}2FeCl_{3}+ 3H_{2}O ,错误;C项,除杂原则中,原物质不能减少,该反应除去了原物质 CO_{2} ,错误;D项,小苏打为 {NaHCO}_{3} 的俗名,胃酸的主要成分为HCI,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 ~D~ 0
14.A【解析】本题采用极值法,假设 Mg,Al,Zn,Fe 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 0.2rm{g H}_{2} ,则消耗金属的质量如下: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 .4~g~ 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 0.2~g;4~g 锌、铁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 _{0.2~g~} ;则 {\mathfrak{4}}{\mathfrak{g}} 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 _{0.2~g~} 氢气,该混合物中应包含镁、铝中的一种和锌、铁中的一种。A项不符合要求,故选A。
15.氮气(或 \mathbf{N}_{2} ) 氧元素(或0)
\mathbf{16.2H_{2}O(\ j\mathbf{\equiv}\oplus\oplus)/(\hbar)}2\mathbf{H}_{2}\uparrow\ +\mathbf{O}_{2}\ \uparrow 2H,↑+02↑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或热值高等)
17.由红色变为无色 HCl+NaOH{=}NaCl+H_{2}O 变小
18. (1)t 不饱和溶液(2)小于【解析】(2) 10\ {^{q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小于氯化钠的质量。由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温至 30\ perthousand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即升温后硝酸钾的质量小于氯化钠的质量。
19.(1)Ca0化合反应 (2)CO_{2}+Ca(OH)_{2}{=}CaCO_{3}\downarrow+ H_{2}O 作气体肥料(或用于灭火等)【解析】A~D是生石灰烧制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物质,D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明D为Ca(OH)_{2} ,通过转化关系推理可知,A为 CaCO_{3} ,C为 CaO ,B为 \mathbf{CO}_{2} 。
4 {\bf0.}C_{2H_{5}O H}+3O_{2}(z_{e}^{i*iRE})/(-i*e)2CO_{2}+3H_{2O} 【解析】乙炔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可知,产物中的氢元素和碳元素均来源于乙炔,则乙炔的质量为 0.9~g~x(2)/(18)x 100%/((2)/(26)x100%)=1.3~g_{\odot}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1.3~gx(12x2)/(26)x100% 一(3.3~gx(12)/(44)x100%)]/((12)/(28)x100%)=0.7~g_{0} 即 m=0.7 0
21.(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分)
(2)分子间有间隔,压强越大,间隔越小。(1分)
22.(1)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或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2)用导管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合理即可)(1分)
23.(1)去除铝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1分)C {?)Al+3AgNO_{3{=}A l(N O_{3})_{3}+3A g}} [或 2Al+3Cu(NO_{3})_{2}=2Al(NO_{3})_{3}+3Cu]( 1分)(3)把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或把银丝浸入硝酸铜溶液中)。(1分)
24.(1)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分)(2)除去溶液中的 CaCl_{2} 和过量的 BaCl_{2} 。(1分)
(3)Na_{2}CO_{3}+2HCl=2NaCl+H_{2}O+CO_{2}\uparrow (1分)
【解析】(2)加入过量的 BaCl_{2} 溶液可除去 Na_{2}SO_{4} ,但会引入 \mathbf{BaCl}_{2} 杂质;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 MgCl_{2} ,但会引入NaOH杂质;加入过量的 Na_{2}CO_{3} 溶液可除去 CaCl_{2} 和过量的 BaCl_{2} ,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由稀盐酸除去,最终通过蒸发结晶除去 HCl 0
25.(1)4(1分)(2)d(1分) \begin{array}{r}{(3){\mathbf{D}}Fe_{2}O_{3}+3CO\overset{\overset{def}{\underset{def}{\cong~}}H}{\longrightarrow}2Fe+}\end{array} 3CO_{2} (1分)用酒精灯点燃(或用气球收集等)(1分) ②CO_{2} 被浓 \DeltaNaOH 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 压大于瓶内气压,使气球胀大。(1分)(4) ① BEC (1分) 2H0+ 02(1分) (5)解:设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 10% 的盐酸的质量是 x 0 CaCO_{3+2H C l=CaCl_{2+H_{2}O+C O_{2}\uparrow}} (1分) 73 44 xx10% 4.4 g 73=x×10%(1分) {x=73\ g(1} 分) 答:理论上需质量分数为 10% 的盐酸的质量是 73\g_{o}
卷23202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选择题答案速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D | C | D | A | C | B | A | C | D | B | A | C | A | B |
答案详解详析
1.D 2.C3.D 4.A 5.C6.B7.A8.C 9.D 10.B
11. A
12.C【解析】Cu不与盐酸反应。 \operatorname{Mg},\operatorname{Al},Z\operatorname{n} 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假设 \operatorname{Mg},\operatorname{Al},Z\operatorname{n} 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 _{rm{0.2g}} 氢气,则消耗金属的质量如下:Mg_{~\scriptsize~~~}H_{2} 2Al ~ 3H Zn~~~H_{2} 242 546 652\begin{array}{r l r l r}{{2.4~g~0.2~g~}}&{{}\quad}&{1.8~g~0.2~g~}&{{}\quad}&{6.5~g~0.2~g~}\end{array} 该金属混合物由两种金属组成,且 6.5~g~ 金属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 _{rm{0.2g}} 氢气,则两种金属中,一种生成0.2~g~ 氢气消耗金属质量应小于 6.5~g~ ,另一种生成 0.2~g~ 氢气消耗金属质量应大于 6.5~g~ 或不与盐酸反应 ,6.5~g 锌恰好可以生成 0.2~g~ 氢气,不可能含有锌。故选 ~c~ 。
13.A【解析】B项, H_{2}O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 H_{2}O_{2},H_{2}O_{2}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 \mathbf{H}_{2} ,错误;C项, CuSO_{4}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 cuO,CuO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 Cu\left(OH\right)_{2} ,错误;D项, H_{2}CO_{3}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C,错误。故选 ~A~ 。
4.B【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生成 CO_{2} 、CO和 H_{2}O ,参加反应的甲烷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甲烷燃烧生成 H_{2}O 的质量为 16\ {g}x{(4)/(16)}x100%/({(2)/(18)}x 100%)=36~g_{\circ} 参加反应的甲烷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 \mathbf{CO}_{2} 、C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之和,生成的 \mathbf{CO}_{2} 与CO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44):(7)/(28)=1:1 ,即 CO_{2} 、C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生成 CO_{2} 的质量为 (16~gx/{12)/(16)x100%}{2}/ ((12)/(44)x100%)=22\ g ,生成 CO的质量为 (16~gx/{12)/(16)x100%}{2}. ((12)/(28)x100%)=14\ g_{\circ} 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则参与反应的 \mathbf{0}_{2} 的质量为 22_{~g~}+14_{~g~}+36_{~g~}. 16rm{g}=56rm{g}_{\odot} 故选 \mathbf{B}_{\circ}
15.氮气(或 \mathbf{N}_{2} )铝(或AI)碳(或C)
16.28.09 284 三
17.(1)减小 (2)(0.165~g~)/(100~g+0.165~g)x100%
18.称量(或称取) 50~mL
11 \small{*N a H C O_{3}+H C l=N a C l+C O_{2}\uparrow\ +H_{2}O} 减少
【解析】碳酸氢钠、碳酸镁与 x_{~g~HCl~} 反应的质量关系如下:
NaHCO_{3~ H C l}\qquadMgCO_{3~2H C l} 84 36.5 84 73
{(84)/(36.5)}~x\qquadx\qquad{(84)/(73)}~x\qquadx
由上述质量关系可知,与相同质量盐酸反应,消耗碳酸镁的质量小于碳酸氢钠的质量,故用药量应该减少。
20.(1)微量元素 (2)Fe_{2}O_{3}Fe+H_{2}SO_{4}=FeSO_{4}+H_{2}\uparrow (3)4Fe(0H)_{2}+O_{2}+2H_{2}O=4Fe(0H)_{3}
【解析】(1)B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B是铁,铁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2)A属于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且A中铁元素显+3 价,可知A是氧化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3)D属于碱,其中铁元素显 +2 价,为氢氧化亚铁;E属于碱,其中铁元素显 +3 价,为氢氧化铁;该反应为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_
21.(1)分子在不断运动。(1分)(2)水汽化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体积膨胀。(1分)
22. (1)2H_{2}O_{2}(MnO_{2})/(2)2H_{2}O+O_{2} ↑(1分) (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或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 HH
23.(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1分)(2)滤液中一定含有 Zn\left(NO_{3}\right)_{2} 和 Cu\left(NO_{3}\right)_{2} ,可能含有AgNO_{3} 。(1分) Zn+2AgNO_{3}{=}\overline{{{Zn(N O_{3})_{2}}}+2Ag(1} 分)
【解析】(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 Z_{{n}} 先与 AgNO_{3} 反应生成 Ag 和 Zn\left(NO_{3}\right)_{2} ,再与 Cu\left(NO_{3}\right)_{2} 反应生成Cu和Zn(NO_{3})_{2} 。滤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Zn\big(NO_{3}\big)_{2} 和 Cu\left(NO_{3}\right)_{2} ,不确定 AgNO_{3} 是否完全反应,故可能有 AgNO_{3} 。
24. ( 1 )2KMnO_{4}\xlongequal{\Delta}K_{2}MnO_{4}\mathrel{+}MnO_{2}\mathrel{+}O_{2}\uparrow (或 2KClO_{3}(MnO_{2})/(\triangle) 2KCl+30_{2}\uparrow )(1分)

(3)猜想是 CO_{2} ;将澄清石灰水倒人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或猜想是 \mathbf{0}_{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中,木条复燃)。(1分)
25. (1)\mathbf{b}(1 分)(2)改良酸性土壤(或粉刷墙壁等)。(1分)(3)①H^{+}+OH^{-}\overline{{=}H}_{2}O(1 分) ② 由红色变成无色(1分)(4) ① 玻璃棒(1分) ②Mg(OH)_{2}(1 分)③ 取少量的溶液乙,加人足量的 BaCl_{2} 溶液(或 \mathbf{CaCl}_{2} 溶液等),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1分)(5)解:设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 x_{c} 2NaOH+ H_{2}SO_{4}=Ma_{2}SO_{4}+2H_{2}O(1 分)80 98200~t~x1.6%xx20% 80 200 x1.6%(1 分)x=19.6~t(1 分)答: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 19.6~t_{\ci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