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COLLEGEOFBIOTECHNOLOGY
AND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

学院巡礼
学院介绍
学院历史沿革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生物化工学科的诞生地之一卅载芳华栉风沐雨,立德树人继往开来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作为中国生物化工学科诞生地之一始终秉承学科创始人欧阳平凯院士倡导的“忠诚精实”精神, 四十年来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理念,学院党委先后入选 石 油 和 化工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荣誉称号,先后承担我国生物制造领 域的首个973计划项目,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并 获输成得 得了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累计为国内外名企 名 校送包括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各类人才万余人已经发 展为我国生物制造领域中极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教 育 基地之一。


学科优势
学院学科建设实力强劲,建有江苏省首个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以及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共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士点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交叉学科硕士点,并支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江苏省重点学科)、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江苏省重点学科)和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学院牵头建设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稳居ESI全球前 1% ,参与建设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 1perthousand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 1% ,形成了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引领下的优势学科集群化发展思路。

人才培养
学院生物工程与制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先后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生物工程专业连续入选江苏省品牌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2.0试点。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一流课程等国家级教学资源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近五年学生获“互联网 +^{\ast}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国际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20余项。学院本科毕业生近几年平均就业率为 95% ,其中有约 50% 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名校,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外名校继续深造,其他主要前往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企业工作,包括药明生物、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合全药业等长三角地区头部知名企业。

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与成果 | ||
江苏省本科一流课程2项 《生物分离工程》线下一流课程,《链霉菌发酵液提取多抗菌素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项目一流课程 | ||
参与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 | 江苏省优秀本科教材1项 《生物分离工程》(第三版) | |
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3部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分离工程实验》、《生物资源学导论》 | 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胡永红 | |
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3项 | 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 |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 江苏省微课竞赛三等奖3项 |
研究生培养方面,“十三五”以来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论文12篇,主持完成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7项,承办2020年、2022年和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教指委生物工程、绿色生物与化学制造、生物与医药科产教融合等三个主题的学术创新论坛。依托15所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和2所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研究生层次高水平科产教融合育人。

科研成果
学院科学研究业绩突出。学院秉承创始人欧阳平凯院士“顶天立地”的发展理念,瞄准学科世界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产学研用结合,走优势与特色发展之路。2000年以来累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7项及省部级一等以上科技奖励25项,先后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近5年,学院科研体量不断攀升,年均科研到款近亿元,人年均超过50万元,累计发表SCI文章8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85项,成果转化24项,转让金额超1500万元。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成果产业转化”创新链,高质量引领“生物 +^{\ast}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名称 | 获奖等项 | 时间 | 完成人 |
反成分物及其在酶法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2000年 | 欧阳平凯、芮新生、胡永红、 徐虹、王雪根、葛晓芳、朱建 良、王正春 |
酰物酰化新技术制备高能磷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2007年 | 应、红赵谷林、 |
生物法生产富马酸及其衍生物 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2013年 | 黄和、李霜、徐晴、宋萍、李 云政、高振 |
功能性高分子聚氨基酸生物制 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2014年 | 徐虹、冯小海、李莎、梁金丰、 仲兆祥、李俊辉 |
酵母核苷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 术突破及产业高端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2015年 | 应汉杰、张磊、陈勇、欧阳平 凯、陈晓春、黄小权 |
基于微流场反应技术的生物基 无塑剂及其衍生物连续绿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2017年 | 郭庆方惠新昕、周永芳、 |
生物法制备二十二碳六烯酸油 脂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 2018年 | 黄和、任路静、纪晓俊、江 凌、陈可泉、高嵩 |
科研成果
唯一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江苏省属高校优势学科。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2011计划”-江苏省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化学工业(全国)工业生物工程技术中心
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先进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合成生物制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废弃碳资源生物炼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江苏省JMRH创新平台江苏省先进生物制造工程实验室石油和化工行业废塑料生物催化解聚与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际合作
学院与美国、德国、英国、爱尔兰、新加坡、荷兰、日本、加拿大、韩国、奥地利、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工学院AaronCiechanover教授评价道“南京工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极具特色,你们的学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生物工程领域世界著名学者、德国科技部高级科学顾问、教授R.Schmid称赞“南京工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是中国最好的”。






牵头MIX-UP“塑料降解再利用”项目被列为欧盟创新雷达平台关键创新技术
专业介绍
制药工程
专业阐述:制药工程是综合运用化学、药学(含中药学)、生物学、工程学及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解决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质量与管理等问题的工学学科。
核心课程:化学、药学、生物学、工程学和信息学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能够进入医药、生物、食品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领域:本专业近几年的平均就业率95%,毕业生可在医药、健康、日化、食品、生物等行业的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从事研发、生产、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近几年的平均升学率 50% ,研究生录取高校涵盖国内985、211、双一流大学及海外知名一流院校。
生物工程
专业阐述:生物工程是一门以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材料、信息等现代工程技术,为人类健康、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学科。
核心课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学和信息学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从事与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领域:本专业近几年的平均就业率95%,毕业生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能源、环保等行业的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从事研发,生产、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近几年的平均升学率51%,研究生录取高校涵盖国内985、211、双一流大学及海外知名一流院校。
制药工程 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阐述:专业综合运用化学、药学、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解决药品规范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工程、质量与管理等问题。成绩合格者第四学年到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学习,学业合格学生可获得我校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同时获得都柏林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核心课程:化学(TUD)、有机化学(TUD)、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厂生产管理、药物微生物学、制药工艺学。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能够进入医药、生物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领域:本专业近几年国内和境外升学率65%左右,包括牛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外名校。毕业生可在医药、大健康、等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工作。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扫码关注南工招办公众号了解详情
扫码进入南工招办小程序了解详情
扫码进入生物学院公众号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