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尔特方格
蒙马象教研部 编

姓名:



3×3舒尔特大挑战
玩法:
① 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数字指读出来。
② 记录完成时间,越快越好。
8 | 9 | 4 |
6 | 3 | 7 |
1 | 2 | 5 |
用时:
玩法:
请听音频,快速指出听到的内容。

完成度:
3×3舒尔特大挑战
玩法:
① 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数字指读出来。
② 记录完成时间,越快越好。
4 | 5 | 8 |
7 | 2 | 3 |
1 | 9 | 6 |
用时:
玩法:
请听音频,快速指出听到的内容。

完成度:
第 3 天 3×3舒尔特大挑战
玩法:
① 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数字指读出来。
② 记录完成时间,越快越好。
4 | 6 | 2 |
3 | 9 | 7 |
5 | 1 | 8 |
用时:
玩法:
请听音频,快速指出听到的内容。

蒙马象超能注意力系列

舒尔特方格
蒙马象教研部 编

姓名:



Q玩法
① 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数字指读出来。
② 记录完成时间,越快越好。
3 | 6 | 5 | 4 |
16 | 7 | 15 | 8 |
12 | 10 | 9 | 2 |
14 | 11 | 1 | 13 |
用时:
玩法:
请听音频,按听到的数字顺序连线。
14 | 9 | 1 | 10 |
5 | 4 | 12 | 11 |
6 | 8 | 13 | 16 |
7 | 2 | 3 | 15 |
第 2 天 4×4舒尔特大挑战
Q玩法
① 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数字指读出来。
② 记录完成时间,越快越好。
8 | 2 | 12 | 7 |
16 | 4 | 13 | 9 |
5 | 15 | 1 | 3 |
6 | 11 | 14 | 10 |
用时:
玩法:
请听音频,按听到的数字顺序连线。
4 | 15 | 1 | 5 |
8 | 16 | 7 | 14 |
3 | 6 | 13 | 11 |
10 | 12 | 2 | 9 |
第 3 天 4×4舒尔特大挑战
Q玩法
① 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将数字指读出来。
② 记录完成时间,越快越好。
2 | 15 | 9 | 5 |
1410 | 8 | 11 | |
12 | 6 | 4 | 1 |
13 | 7 | 16 | 3 |
用时:
玩法:
请听音频,按听到的数字顺序连线。
11 | 5 | 13 | 14 |
3 | 4 | 10 | 6 |
15 | 12 | 8 | 9 |
1 | 7 | 16 | 2 |
蒙马象超能注意力系列

舒尔特方格
蒙马象教研部 编

姓名:
目录
鹿柴 1 望洞庭 22
风 2 浪淘沙(其一) 23
梅花· 3 忆江南(其一) ·24
宿建德江 4 山行 ·25
登鹳雀楼 5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26
竹里馆 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27
独坐敬亭山 7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28
春晓· 8 题西林壁 ·29
绝句二首(其一) 9 小池 30
静夜思 10 三衢道中 · 31
古朗月行(节选) 11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2
塞下曲(其三) 12 春日 ·33
寻隐者不遇 13 村居 ·34
江雪 ·14 咏柳 -- 35
江上渔者 15 蜂 ·36
所见 16 墨梅 ·37
夏日绝句 17 竹石 ·38
悯农(其一) 18 石灰吟 39
悯农(其二) 19 观书有感(其一) ·40
咏鹅 20 凉州词(其一) ·41
渔歌子 21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42
送元二使安西 43 题临安邸 60
别董大(其一) 44 敕勒歌 61
赠汪伦 45 七步诗 ·6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46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6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7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6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8 望天门山 --65
枫桥夜泊 49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 66
游子吟 50 示儿 -·67
清明 ·51 乡村四月 ·68
早发白帝城 52 已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 69
赠花卿 53 望庐山瀑布(其二) 70
泊船瓜州 54 回乡偶书(其二) ·71
滁州西涧 55 出塞(其一) ·72
小儿垂钓 · 56 凉州词 (其一) -73
江南春 ·57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74
元日 · 5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75
游园不值 · 59 江南 ·76

按古诗用字的顺序,在方格中用手指点读,越快越好,记录完成时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意: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但 | 入 | 复人「返 | ||
空 | 青 | 响 | 见 | 照 |
山 | 苔林 | 人 | 景 | |
不 | 闻深 | 上 | 语 |
第1题 用时:
山 | 语 | 入 | 见苔 | |
但 | 返 | 人 | 林景 | |
复 | 不 | 照 | 空 | 青 |
闻 | 上 | 响深 | 人 |
第2题 用时:
按古诗用字的顺序,在方格中用手指点读,越快越好,记录完成时间。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意:风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子倾斜。
秋过竿 | 三 | 能 | ||
二 | 斜解 | 月 | 浪 | |
入 | 花千 | 江 | 竹 | |
叶 | 尺 | 开 | 万 | 落 |
第1题 用时:
斜落丨竿丨能过 | ||||
开 | 月浪 | 入 | 秋 | |
三 | 江 | 叶花 | 竹 | |
尺 | 万 | 解 | 二 | 千 |
第2题 用时:
按古诗用字的顺序,在方格中用手指点读,越快越好,记录完成时间。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意: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寒暗是枝开 | ||||
为墙香 | 不 | 凌 | ||
梅 | 「自「角「知 | 有 | ||
来遥雪数独 |
第1题 用时:
角有开枝「为 | ||||
暗 | 寒遥 | 「来自 | ||
凌 | 雪独墙 | 知 | ||
香数不 | 是梅 |
第2题 用时:
按古诗用字的顺序,在方格中用手指点读,越快越好,记录完成时间。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诗人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倒映水中,离人更近了。
烟新低泊愁 | ||||
月 | 移 | 日 | 清客 | |
野 | 树 | 江 | 舟天 | |
人 | 渚暮旷 | 近 |
第1题 用时:
树舟低 | 日 | 江 | ||
客 | 新清 | 「野 | 泊 | |
烟 | 月「暮移 | 天 | ||
人 | 渚旷 | 近 | 愁 |
第2题 用时:
按古诗用字的顺序,在方格中用手指点读,越快越好,记录完成时间。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落下,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黄穷目 | 海依 | |||
更 | 白 | 楼 | 上 | 欲 |
山 | 河 | 千 | 入 | 尽 |
层 | 一 | 流 | 日 | 里 |
第1题 用时:
流层丨河丨穷丨楼 | ||||
黄 | 白 | 目 | 上 | 依 |
一 | 欲 | 入 | 日 | 千 |
山 | 更尽 | 里海 |
第2题 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