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律师
ESG专业法讯
上海市律师协会ESG专业委员会2025年4月
主任:
ESG专业委员会成员
万美 | 主任: 万美 |
副主任: | 副主任: |
(按姓氏拼音) | 鲍方舟扶羽斌吕鑫玲 |
鲍方舟 | 委员: |
扶羽斌 | 安翊青 陈 丽 崔亚娜 傅其昌 辜鸿 贺建芬 |
吕鑫玲 | 孔伟 黄意耕 金震华麻国安 林静 李金川 |
「李平 刘蓉蓉 李 珊 刘英 马鑫丽倪天伶 | |
执行编辑: | 秦文宇 宋 婧 施晏 陶海英 田亦冰 唐 宽 |
莫旺珊 | 王碧波 魏 芬 吴 昊 王丽波 吴龙辉 王丽艳 |
黄雪骐 | 王水玲 徐 佳 肖 磊 谢秋逸 席索迪 叶 刚 |
陆瑶 | 叶文龙 周 玮 周文平 张 艳 杨瑾煜舟 |
李玉英 | 干事 |
杨博 | 黄雪骐 蒋晓天 陆 瑶 李玉英 杨 博 |
蒋晓天 | 秘书: 莫旺珊 |
特别声明:法讯内容旨在提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不构成任何 !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对于转载的文章,本专委会不承担版权 审核责任。所有转载内容均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 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予以处理。 文章中的观点、陈述和判断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委员 会立场。本专委会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读者应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目录ESG法规政策动态内法规政策动态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 (试行)(征求意见稿)》 3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一2030年)》4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治理规则》等文件. .5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6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 1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7上海市印发《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8杭州市律师协会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合规指引》 ..9内实践案例. ..10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1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发布《在华外企ESG行动报告(2024)》.10国新咨询、嘉实基金联合发布《从标准到行动—ESG 评价方法与中国实践白皮书》 .11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工作.. ... 12联影医疗发布2024年ESG报告.. ...13吉利汽车发布 2024 年 ESG 报告. .14国外法规政策动态 ..16欧洲理事会通过简化可持续监管政策提案. 16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发布司法管辖区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17ISSSTOXX推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债券评级, .17净零银行业联盟发布第三版气候目标设定指南.. ..18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布气候风险管理文件 ....19加拿大证监会更新市场对气候相关和多元化相关披露项目的方法....19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境外实践案例 21
英国RLAM为8只基金采用SDR焦点标签以提高ESG透明度 21
斯里兰卡证券交易所推出 {\mathsf{G S S+}} 债券监管框架 .21
NYS Pension承诺额外 2.45$ 用于可持续投资 .21
美国首个以ESG为重点的证券交易所将于2026年推出 .22
ESG业务研究 .23
绿色电力交易:企业如何交易和运用绿色电力? .23
减排成本VS转型红利—法律人如何为企业撬动碳中和的“黄金支点"?
30
ESG 专委会简讯 .33
对外交流 33
万美律师为上海律协“助企出海”实务培训班授课,共话出海ESG合规
.33
万美律师受邀参加《新出海时代,ESG如何重塑中国企业竞争力CSR思
享荟》 .33
黄意耕律师受邀为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授课 .34
席索迪律师受邀出席期货和衍生品法论坛 .34
委员动态 36
涂俊律师承办案例荣登律新社2024年度标杆案例 .36
上海律协ESG专委会委员推动京师上海律所成立ESG法律专业委员会并
举办ESG专题论坛 .36
ESG法规政策动态国内法规政策动态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 (试行) (征求意见稿)》
2025年4月27日,财政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25]17号)。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一一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7条,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总则,共4条,规定了准则制定的依据和目的,阐明了准则的披露目标,概括了相称性方法的适用内容,明确了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要素和框架等。
第二章为治理,共5条,规定了治理披露目标,对需要披露的治理机构或者个人信息、管理层信息、治理信息整合披露,以及第三方鉴证等作出规定。
第三章为战略,共11条,规定了战略的披露目标,明确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信息及其如何影响企业的战略和决策、当期和预期财务影响、气候韧性等披露要求。
第四章为风险和机遇管理,共5条,规定了风险和机遇管理的披露目标,明确了如何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管理流程,以及对这些流程融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流程的程度和整合披露的规定。
第五章为指标和目标,共21条,规定了气候相关行业通用指标、行业特定指标、气候相关目标,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依据等内容。
第六章为附则,共1条,规定了解释权。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2025年4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数据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实施《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一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数智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坚持规划引导、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系统推进,统筹提升医药工业数智化发展和智慧监管水平,以场景化、图谱化方式推进医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重点围绕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数智化转型推广、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三个维度,确定了未来三年应实现的包括标准制定、设备研发、场景打造、企业培育、园区建设、平台建设、服务商培育等在内的十类具体目标。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围绕主要目标,《实施方案》聚焦数智技术赋能行动、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数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智监管提升行动等四个方面系统提出14项具体工作任务。从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促进交流合作、深化评价宣传、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数智转型推广行动是重点任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落实
1.推广典型数智技术应用卓越场景。围绕医药研发、医药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医药质量安全保障、医药流通与追溯、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XO)等方面,系统梳理数智化转型场景清单,以及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要素清单,支持医药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联合打造数智化应用场景,系统化推进医药企业数智化转型。
2.培育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引导医药企业建立数智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专项工作机构,完善与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数智化转型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聚焦医药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合规等发展需求,支持建设数智药械工厂,培育一批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卓越企业,形成并推广可复制、可落地的新经验、新模式。
3.建设数智化医药产业园区。引导医药产业园区向智能管理、网络协同、服务创新、绿色低碳、安全生产方向升级。鼓励园区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改造,鼓励建立符合医药质量管理规范体系(GXP)的数智化共享实验室、委托研发生产平台等设施,提供支撑药械研发、临床试验、检验检测、审评注册、流通销售等全环节的数智服务。
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治理规则》等文件
按照中国证监会部署安排,2025年4月25日,全国股转公司正式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治理规则》等5件基本业务规则和31件细则、指引及指南。上述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中,申请挂牌公司、挂牌公司内部监督机构调整相关事宜按照《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全国股转系统业务规则实施相关过渡安排的通知》予以执行。
此次修订主要为贯彻落实新《公司法》相关规定,基于证监会上位规则已经明确申请挂牌公司、挂牌公司应当依法选择审计委员会或者监事会作为内部监督机构的前提,在业务规则层面明确具体要求,同时落实新《公司法》新增要求,包括调整临时提案权股东持股比例、细化股东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会会议的要求等。此外,调整文字表述和引用的新《公司法》条文序号等。
本次修订后发布的5件基本业务规则中,《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治理规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规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挂牌规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定向发行规则》4件基本业务规则涉及实质性修改,前期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市场各方积极参与,对相关规则普遍认可,意见建议主要涉及规则理解问题,不涉及规则条文修改,全国股转公司将在审核监管实践中做好沟通解释,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引导各方做好规则适用。
截至目前,全国股转公司已分两批修订并发布共39件业务规则,落实新《公司法》配套业务规则集中修订、发布工作已经完成,后续将根据市场发展改革的需要持续推进规则完善。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新《公司法》等相关要求,做好规则解读、专题培训等工作,指导申请挂牌公司、挂牌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规划,合理选择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作为内部监督机构,同时按照新《公司法》的新规定新要求以及证监会规章规范性文件、全国股转公司业务规则等,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
2025年4月25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健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能效提升,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美丽中国提供坚实支撑。
《工作要点》部署了4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1.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包括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转型、推动基站绿色化运行、推进电子信息产品绿色制造和使用、引导数字科技领先企业零碳发展。2.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包括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电力、采矿、冶金、石化、交通物流、建筑、城市运行、现代农业等8个领域绿色化转型以及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打造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试点示范。3.发挥绿色化转型对数字产业的带动作用。包括升级数字化绿色化基础设施、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创新、建设数字化绿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色化产业体系、培养数字化绿色化复 合人才。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和整体推
进。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政策、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宣传引导。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网信办、国家数据局近期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旨在促进中外资金融机构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更加高效、规范,进一步明确数据出境的具体情形以及可跨境流动的数据项清单,便利数据跨境流动?!吨改稀芬蠼鹑诨共扇”匾氖莅踩;す芾砗图际醮胧┣惺当U鲜莅踩?。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指南》实施情况及效果,不断优化完善,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2025年4月11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商资函【2025]84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从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一、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开放。
在电信领域,提出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等试点任务;鼓励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健全数据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发展“来数加工”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在医疗领域,提出支持外籍医生开设诊所;境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执业;支持开办外资护理学院;允许以捐资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支持建设基因与细胞治疗专利专题数据库;探索优化罕见病药品进口抽检模式等。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在金融领域,提出支持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支持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吸引境外保险公司、主权基金、养老基金、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体系)基金、认证鉴证机构为绿色项目提供投融资和技术服务;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等。
在商贸文旅领域,允许外商投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在天津支持试点传统经典车保税展示及托管业务;在海南支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进口使用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先行先试。
在交通运输领域,支持开展集装箱下海、互换、共享等合作,探索“一箱到底”;打造跨境公路班车过境“绿色通道”;探索支持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出口的联运新模式等。此外,还在赋能服务业新业态发展、提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多项试点任务。
二是在完善要素保障方面,围绕过境免签、永久居留、支付便利、执业资格认可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便利境外人才入出境与从业执业;围绕涉外仲裁、律师执业、国际司法合作、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强化法治保障,有序开展涉外法律业务。
三是在推动规则、规范相通相容方面,在数据跨境流动、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商用密码等重要业务领域,不断完善基础规范;在碳排放、碳足迹管理、跨境货物联运、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数字身份、电子发票等领域推动境内外管理规范相通相容等。
四是在加强风险防控协同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制定完善重点产业开放实施方案和监管措施,有序推进实施。
下一步,商务部将与试点省市一道,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落实《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推动试点工作提速加力,更好引领带动全国服务业开放,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印发《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2025年4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于措施》的通知(沪府办规〔2025〕3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自2025年4月3日起执行。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通过面向相关单位开展集中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就企业发展诉求和政策需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在总结兄弟省市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若干措施》,加大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助推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若干措施》第(八)项强调加强绿色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加强绿色技术应用,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产品。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接国际规则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市工业领域经认定的经营者(AEO)企业”,减少执法检查次数或免于现场检查。(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
杭州市律师协会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合规指引》
2025年4月11日,杭州市律师协会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合规指引》。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面临内容安全、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合规挑战。为助力企业构建合规管理体系,防范潜在风险,杭州市律师协会数字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结合法律法规及行业实践,编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合规指引》。本指引从研发到应用全链条切入,为企业提供实用参考,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企业合规指引》由总则、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发合规、应用合规等内容组成。
国内实践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4月27日,以“新绿色新未来”为主题的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建元零碳馆举行。这也是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
中国证监会主管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商务部主管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全国工商联主管的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企业代表齐聚苏州工业园区,共同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季为民,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华等出席活动。
会上,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发展研究院深度参与的三项ESG领域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具体包括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入选首部《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标准化蓝皮书(2024)》案例发布,首部企业ESG评价师教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通论:概念、框架与应用》预热发布,《非上市地方国资国企ESG评价标准》正式发布。
(信息来源:腾讯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发布《在华外企ESG行动报告(2024)
4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去年推出国内首份“在华外企ESG行动报告”之后,再次发布《在华外企ESG行动报告(2024)》。报告显示,在华外企向“新”求“质”,深耕ESG本土化,在应对气候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以及强化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坚定履行在华可持续发展承诺。
《在华外企ESG行动报告(2024)》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中国社科院国有经济研究智库、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等权威机构发布,是“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暨榜样盛典系列活动的主题报告之一,展示了在华外企如何深化ESG本土发展,持续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事业注入新动能。
《报告》的评价样本来源地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日本、韩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16个行业?!侗ǜ妗反又猩秆〕?38家在华外资企业作为评价对象,并最终选出“在华外资及港澳台企业ESG先锋20(2024)”(以下简称“在华外企先锋20(2024)”)。中国三星、中国松下、现代汽车中国、台达、Apple(中国)等20家在华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入选。
“在华外企先锋20(2024)”企业深耕中国土壤,持续探索本土化可持续发展新路径。20家入选企业均已将“负责任供应链”视作重要性议题,近八成企业制定供应商ESG管理制度,在华外企携手中国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约六成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全球先进技术落地转化。
截至目前,“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已陆续发布《年度ESG行动报告》《粤港澳大湾区ESG行动报告》《金融业ESG行动报告》《“一带一路”ESG行动报告》《年度ESG卓越实践报告》《科技创新ESG行动报告》等报告,并将继续推出一系列新的主题报告,以贯穿全年的发布活动,传递责任声音、传播价值贡献,以榜样的力量引导企业提升ESG建设水平,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信息来源:央视网)
国新咨询、嘉实基金联合发布《从标准到行动ESG评价方法与中国实践白皮书》
近日,由国新咨询与嘉实基金联合出品的可持续发展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从标准到行动一ESG评价方法与中国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
白皮书突出中国国新ESG评价“以评促披、以评促管、以评促投”功能作用,从ESG生态体系建设视角出发,阐明ESG评价发挥链接企业实践端与资本市场端的纽带作用。该项研究深入剖析全球ESG评价监管趋势与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紧跟“乡村振兴”“双碳”“科技创新”等中国特色战略关切,针对31个细分行业拆解差异化关键议题并提炼行业标杆案例,为全球可持续发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央企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A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ESG理念和要求融入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实践。其中,A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虽然数量少但ESG表现更优,在BBB及以上级别的上市公司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占比为 24.16% ,地方国有企业占比 21.40% ,均高于其在全市场的数量占比。
白皮书指出,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努力。一是积极推广中国经验,促进国内外ESG评价标准的接轨与互认。二是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为评价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强化ESG投资理念,提升市场参与者对ESG投资的价值认同?;甲时臼谐〕て诩壑低蹲?,打通从功能价值创造到经济价值实现的路径,支持资本市场“长钱长投”。
研究发现,随着ESG理念在我国快速推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将ESG理念融入投资策略,将ESG评价及因素纳入投融资流程,ESG公募基金市场迎来发展机会。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共发行ESG基金478只,规模达7719亿元,产品数量和规模较上年分别增长 24.2% 和 61.9% 。另外,在国内基金市场快速指数化的趋势下,ESG指数市场供给提速,ESG指数型基金也被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ESG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长期资金参与度的提升以及可持续投资理念的普及,境内ESG指数投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工作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2025年4月14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工作;持续优化跨境电商营商环境;建立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支持规范新业态
创新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要素,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并指出,要统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与经济发展。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碳排放降下来,着力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开展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力度。聚焦重点环节,推动碳循环“动起来”,生产环节要开展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和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强化绿色能源供应溯源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流通环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消费环节要持续支持绿色消费与新能源转型。聚焦重点要素,推动碳经济“活起来”,完善碳交易等市场机制,健全财税政策,丰富金融工具,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支持,更好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鼓励企业加快全球布局,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会议指出,要继续发挥上海口岸优势,持续加大运力保障,促进惠企政策尽快落实落地,切实为跨境电商企业降本增能。要鼓励企业加快全球布局,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速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实现从“产品出?!弊颉捌放瞥龊!?,不断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药品器械流通、医保基金使用等实施穿透式监管
会议指出,医疗卫生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要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以严的基调深化全面监管,从事后处置转向全过程监管,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药品器械流通、医?;鹗褂玫仁凳┐┩甘郊喙?,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要以审慎包容的态度助力创新发展,通过更高水平监管、更优制度供给,支持和规范医学人工智能、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以及互联网医疗、国际医疗旅游等新业态创新发展,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健康需求。
(信息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联影医疗发布2024年ESG报告
2025年4月28日,联影医疗(688271.SH))发布2024年ESG(环境、社会与管治)报告,展示公司在ESG各个领域的举措与成果。
绿色低碳发展是企业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联影医疗成立跨部门碳管理团队,并制定明确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2023年为基准,力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争到2035年将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强度降低 50% 。
2024年,联影医疗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4443.92吨CO2e(范围一及范围二,基于市?。?,较2023基准年减少 28% (减排2.1万吨CO2e)。同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至5.29吨CO2e/百万元营收,同比下降 21% 。在2035年排放强度下降 50% 的中期目标中,公司已完成 41% 。
公司同步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管理升级:上海与常州基地完成ERP系统重构及物联网监控部署,实现对全球30多个国家供应链碳排放强度的实时追踪与优化。与此同时,公司还将环境管理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运输、应用等各个环节,全方位保障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环保,助力可持续生态建设。
例如,公司推出的全球首台碳化硅磁共振,不仅将智能诊疗效率提升30% ,还使设备能耗直降 57% ;新一代PET/CT产品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技术替代传统的铅屏蔽结构,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乳腺DR限束器创新性地采用了钢代替铅叶,实现环保无害化的×射线限束和屏蔽。此外,在运输环节,公司采用磁共振设备冷链运输技术,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液氢的消耗量,2024年总计节约近70万升液氦。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吉利汽车发布2024年ESG报告
4月2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发布了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报告系统性披露了,吉利汽车2024年深度践行ESG战略六大方向的突出表现和显著成果,通过能源“再生”、产品“节能”、材料“循环”、技术“创新”等多元化举措协同减排,实现了2024年单辆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基准年下降 18% ,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 92% 达88.8万辆,并拥有12个绿色工厂和11个无废工厂,成为唯一入选全国首批“无废企业”的车企,荣获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ESG优秀评级。2025年是“智能吉利 2025" 战略的收官之年,吉利汽车将稳步推进气候中和、自然受益、全域安全、数智创新、共荣发展、治理与道德的六大战略方向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切实落地,全力实现单车全生命周期 (信息来源:新华网)碳减排 25% 以上的目标。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国外法规政策动态
欧洲理事会通过简化可持续监管政策提案
(1)欧盟分类法
欧洲理事会 (European Council)通过简化可持续监管政策提案。该提案由欧盟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在2月26日正式发布可持续相关法规的综合法案提案,明确简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欧盟分类法(EUTaxonomy)》具体内容的计划。
可持续监管政策提案主要内容包括:
1.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Directive),所有未开始披露信息的大型企业和上市中小企业,可以推迟两年披露信息。
2.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DiligenceDirective),所有符合第一阶段披露要求的大型企业,可以推迟一年披露信息。
3.除去对两项监管政策进行推迟外,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提案还包括以下内容:
缩小分类法涉及的企业范围(与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一致);增加分类法部分一致的活动,以便扩大企业转型融资;简化 70% 的信息披露数据点,并加入财务实质性阈值( 10% );简化不造成重大损害(Donosignificantharm)标准;
(2)碳边境调整机制
豁免小型进口商的报告义务,保留 99% 的碳排放覆盖;简化受监管企业的排放计算、信息披露和财务责任;强化机制规则,使调整机制长期有效;2026年发布新提案继续简化;
(3) InvestEU
除去可持续监管政策的简化外,欧盟还将优化包括InvestEU在内的绿色投资计划。这些修改包括:使用InvestEU投资回报进行再投资,预计增加500亿欧元资金投入;简化投资流程成本,预计节省3.5亿欧元合规成本;加强成员国在投资计划下的合作,以便支持其企业。
(信息来源:TodayESG)
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发布司法管辖区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
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StandardsBoard,简称ISSB)发布司法管辖区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旨在帮助司法管辖区制定ISSB准则相关监管政策。
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已经推出一系列教育材料和指引(例如司法管辖区可持续准则采用指南),为IFRSS1和IFRSS2的应用提供帮助。本次发布的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将可持续准则采用指南中的概念转化为实际应用。
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认为,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对于司法管辖区采用ISSB标准至关重要。司法管辖区首先熟悉ISSB标准,评估其可持续监管政策体系,之后使用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设定目标并确定其中的关键步骤。司法管辖区还可以基于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与利益相关者探讨如何建立可持续披露生态系统,帮助企业规划和实施可持续披露。
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旨在促进可持续披露,并为投资者提供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监管框架存在差异,路线图将帮助监管机构了解可持续监管政策产生的影响,以及投资者对可持续政策的理解,以及如何实现既定的目标。
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基于司法管辖区指南(JurisdictionalGuide)中提到的11个司法管辖区特征,将可持续路线图开发工具分为监管流程(Regulatory process)、2报告主体(Reportingentities )、3要求(Requirements)、4准备(Readiness)几部分。
(信息来源:TodayESG)
ISSSTOXX推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债券评级
纽约(2025年4月3日)ISSSTOXX的可持续投资部门ISSESG今天推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债券评级,为投资者提供发行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和风险评估,适用于标记为绿色、社会或可持续发展的债券,以及由公司和主权实体发行的可持续发展挂钩(GSSS ^+ )债券。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新的可持续发展债券评级评估了与贴标债券的既定国际标准和指南(例如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准则)的一致性,以及与联合国(UN)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一致性。它的评级使用从 \mathsf{A}+ (优秀表现)到D-(表现不佳)的12分制来衡量绝对表现。补充数据,例如与欧盟分类法的一致性和融资项目的估计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可以由认购投资者自行决定支持定制的申请。
该评级适用于发行类型、募集资金债券用途(UoP)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由三个维度组成符合国际标准、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发行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每个维度都细分为主题,并进一步细分为指标。对于评级层次结构的所有层次一总体评级、维度和主题一都有基于基础指标评估的汇总分数。利用大约400个指标,根据每种发行类型的特定评级结构,平均每只债券评估约150个指标。ISSSTOXX将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包括通过数据馈送和API以加快集成速度。
(信息来源:ISSINSIGHTS)
净零银行业联盟发布第三版气候目标设定指南
2025年4月,净零银行业联盟(Net Zero Banking Alliance,简称NZBA)发布第三版气候目标设定指南,旨在为净零银行业联盟成员气候目标设定提供帮助。
净零银行业联盟在2021年发布了第一版气候目标设定指南,并在2024年发布第二版。本次发布的第三版指南将至少每三年审查一次。
在气候目标设定原则方面,第三版指南放宽了第二版指南中对1.5摄氏度升温目标的要求,并将其调整为2摄氏度升温目标。在气候目标设定建议方面,第三版指南与第二版指南的内容类似。净零银行业联盟鼓励成员使用第三版指南,成员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指南内容进行评估。
《银行气候目标设定指南》概述了关键原则,以支持根据《巴黎协定》为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设定可信、稳健、有影响力和雄心勃勃的目标。我们鼓励NZBA成员使用本指南,该指南旨在支持成员并建立良好实践。
(信息来源:TodayESG)
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布气候风险管理文件
2025年4月16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气候相关风险监管的申请文件,此前该协会经过四次商以及会员和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在内的气候相关风险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凸显了保险在建立韧性方面的关键社会目的。鉴于拥有一个有弹性的全球保险业、财务状况良好的保险公司和受?;さ耐侗H说闹匾?,保险公司需要妥善管理与这些事件相关的风险。反过来,监管机构需要评估保险公司对此类风险的管理。
这份全面的报告将支持监管机构有效地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其监管实践,从而增强全球保险业的韧性。
IAIS申请文件不包括新要求,但为主管提供了有关如何实施ICP的进一步建议、插图、推荐或良好实践示例。本应用论文建立在2021年发表的关于气候相关风险的早期应用论文的基础上,并取代了该应用论文。本文还涉及IAIS对多方努力建立复原力的支持,包括解决自然灾害保护差距的工作。
申请文件概述了主管在几个方面的良好实践和指导,包括:
监管机构在评估气候相关风险中的作用;
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企业管治、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框架;
气候相关风险对估值和投资实践 的影响;
气候相关风险的监管报告、公开披露和宏观审慎监管;
集团监督问题;
气候相关风险情景分析的作用和气候相关风险对市场行为影响的重要考虑因素。
(信息来源:IAIS)
加拿大证监会更新市场对气候相关和多元化相关披露项目的方法
2025年4月23日,加拿大证券管理局(CSA)正在暂停制定新的强
制性气候相关披露规则和修订现有多 元化相关披露要求的工作。这样做是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为了支持加拿大市场和发行商适应美国和全球的最新发展。
气候相关风险是主要业务问题,证券法例已要求发行人披露影响其业务的重大气候相关风险,其方式与发行人披露其他类型的重大信息相同。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CSSB)于2024年12月发布了其首个可持续发展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基本一致。CSSB标准为可持续发展和气候相关披露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自愿披露框架,鼓励发行人在准备披露时参考该框架。
在多元化相关披露方面,根据
NationalInstrument58-101《公司治理实践披露》的现有要求,非风险发行人将继续被要求披露女性在其董事会和执行官职位中的代表性。
CSA将监控气候相关和多元化相关披露的国内和国际监管发展,并预计在未来几年重新审视这两个项目,以最终确定对发行人的要求。在这些项目的状态发生任何变化之前,发行人将收到适当的通知。CSA将继续监控发行人的披露做法,并努力解决任何误导性披露,其中可能包括漂绿,并将酌情提供信息和额外指导。
(信息来源:CSAACVM)
境外实践案例
英国RLAM为8只基金采用SDR焦点标签以提高ESG透明度
2025年4月28日,总部位于英国的投资管理公司皇家伦敦资产管理公司(RLAM)表示,其110亿英镑可持续基金系列中的所有八只基金现在都将根据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可持续发展披露要求(SDR)获得可持续发展重点标签。
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在这些基金的投资话语中反映可持续性考虑因素,帮助投资者就资金投放方向做出明智的决定,并了解可持续性如何成为基金管理的主要要素。
(信息来源:KNOWESG)
斯里兰卡证券交易所推出 GSS+ 债券监管框架
2025年4月,斯里兰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科伦坡证券交易所(CSE)在斯里兰卡资本市场推出了一个名为{\mathsf{G S S^{+}}} 债券监管框架的新系统。新规则将指导为社会和环保项目。
CSE的规则是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标准制定的。这将在该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中赢得信任,因为他们倾向于支持遵守此类全球准则的债券。
此外,这些债券的验证过程也得到了加强。发卡行现在可以使用第二方意见和认证,为投资者提供有关其资金使用情况的额外保证。
这是继亚洲开发银行(ADB)和斯里兰卡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合作之后的又一次合作,旨在提高这个岛国的金融标准,以满足全球最佳实践。
(信息来源:KNOWESG)
NYS Pension 承诺额外 $2.4B 用于可持续投资
2025年4月22日,纽约州养老基金受托人、州审计长托马斯·迪纳
波利(Thomas P.DiNapoli)宣布,该基金已承诺额外投入24亿美元用于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可持续投资和气候解决方案。
该公告是该基金为缓解气候?;屠闷蚪饩龇桨傅幕岫Φ囊徊糠帧8贸信凳歉萜淇沙中蹲屎推蚪饩龇桨福⊿ICS)计划做出的。
SICS的目标是吸引投资到专注于应对气候变化并提供长期财务回报的特定领域。通过这笔拨款,该基金已承诺投入超过265亿美元,以实现其向可持续项目投资400亿美元的目标。
(信息来源:KNOWESG)
美国首个以ESG为重点的证券交易所将于2026年推出
2025年4月23日,GreenImpactExchange(GIx)是美国第一家绿色证券交易所,已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批准,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GIX已经提交了Form1,对于任何希望在该国作为正式证券交易所运营的组织来说,这都是一份重要的文件,该文件是在SEC审查后获得批准
的。
GIX已准备好为专注于可持续性、创新和长期价值创造的公司和企业推出一个市场。他们的目标是吸引从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以及负责任投资的投资者。而且,该平台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
(信息来源:KNOWESG)
ESG业务研究
绿色电力交易:企业如何交易和运用绿色电力?
作者:上海金杜律师事务所苏萌律师席索迪律师张婉莹律师

席索迪 律师
上海市律师协会ESG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前言
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为5月13日至19日,活动主题是“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全国低碳日定为5月15日,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对企业而言,近几年应该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绿色转型”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近年来,绿色电力作为同时具有电能量的实体,又具有环境权益属性的商品,越来越与碳排放权、绿色电力证书等环境权益共同成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
2024年4月19日,国家能源局就《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一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绿电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该文件作为《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0】889号)的补充,首次在国家层面将绿色电力交易的相关规则以专章形式进行明确,我们预计将会进一步打开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促进绿色电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什么是绿色电力?
顾名思义,绿色电力是具有绿色环境权益属性的电力,这些电力通常产出自可再生能源而非化石能源。因此,绿色电力的价值包括两部分:环境权益价值(绿证价值)和电能量价值(电力价值)。
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侧主体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根据绿电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绿色电力的范围扩展至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
绿电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明确绿电定义的范围,与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中规定的核发绿证的范围相一致,实现了制度上的衔接,并且体现出政策倾向于将绿电更深入地融入市场,减少特殊政策支持,促进其通过市场机制自我发展。
“证电合一”的绿色电力交易
绿色电力交易是以绿色电力和对应绿色电力环境价值为标的物的电力交易品种,交易电力同时提供国家核发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用以满足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出售、购买绿色电力的需求。相比于单独购买绿证,绿电交易的特点是“证电合一”,即绿电与绿证同时进行交易。绿电的购买方在对绿电交易结果进行结算时,获得对应结算绿色电力电量的绿证。
相比于单独购买绿证,企业购买绿电在证明其消纳电力的环境价值上有较大的优势,企业购买绿电意味着企业直接消费了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这种“证电合一”的模式能更好地将绿色电力的环境属性与实际电力消费相统一,企业从而可能有更充分的依据证明其消纳的电量,降低“漂绿”的风险。
三、企业购买绿电的核心诉求
(一)用于企业自身碳中和
由于绿电的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购买绿电可以减少企业在碳排放核算体系里范围二(Scope2,即包含了能源(包括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量)的碳排放,因此企业可能出于其自愿制定的碳中和目标,自发地购买绿电以减少其因为使用外购电力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例如外资在华企业为响应总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使用绿电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帮助总部实现ESG合规;还有的企业是为了满足品牌方的可再生电力消纳及ESG合规要求,应对供应链碳排放和抵消数据等审计需求。例如苹果公司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所有产品碳中和,使用绿电已成为苹果公司供应商认证的重要指标,只有通过认证才有机会参加项目竞标。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二)碳市场即将扩容,绿电减排获认可
2024年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意见的通知》(“铝冶炼指南”);2024年4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水泥熟料生产〉意见的通知》(“水泥指南”),这不仅预示电解铝和水泥行业将成为继发电行业之后被纳入强制性碳市场的行业,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温室气体核算方式的改革。
与此前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方式不同,铝冶炼指南和水泥指南都明确了非化石能源电力间接排放为0,电解铝、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可以抵消企业范围二的电力间接碳排放。被认可的绿电供应方式有两种,一是企业内部专线直供,二是与绿电企业签署市场化交易合同,再通过电网配送,但选择这一路径需要提供发电与用电双方签订的市场化交易合同,以及按合同执行的绿证和由省级及以上电力交易机构出具的交易结算凭证。2023年前的存量常规水电和核电,可以不提供绿证。如果铝冶炼指南和水泥指南未来正式实施,企业使用绿电能够直接削减范围二的碳排放,进而降低企业碳履约的成本,将进一步激励企业购买绿电的需求。
(三)相比绿证,欧盟“碳关税”等有更大机会认可绿电购电协议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已于2023年10月1日起进入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钢铁、铝、水泥、化肥、化工(氢)、电力六大产品的欧盟成员国进口商需报告直接排放信息和间接排放信息,间接排放即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电力产生的排放。2026年1月1日开始,CBAM法案将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水泥、化肥、电力将核查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进口商需购买CBAM证书用于抵扣进口产品中所含的碳排放量,但在原产国已支付的碳价可以被扣除。对于间接碳排放,欧盟认可通过绿电购电协议(powerpurchaseagreement)购买电力的碳排放按照绿电的实际排放因子(actualemissionfactors)计算,而不使用默认电网排放因子(defaultemission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factors)。而购买绿证仍需要按照默认电网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虽然欧盟是否在CBAM规则下认可欧盟领域外国家(例如中国境内)的绿电购电协议还需要关注CBAM规则的后续完善,但至少表明欧盟对于认可使用绿电可以减少碳排放进而减免“碳关税”的积极态度。
四、绿电交易的市场主体及其角色
根据《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以及即将于2024年6月1日生效的《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绿电交易的主要市场主体及其角色包括:
主体 | 角色 |
发电企业 | 作为售电方,签订和履行各类交易合同。 |
电力用户 | 作为购电方,签订和履行购售电合同、输配电服务合同,支 付购电费、输配电费等费用。 |
售电公司 | 一般可以作为售电方或者代理人,签订和履行各类交易合 同。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承担配电区域内电费收取 和结算业务。 |
电网企业 | 提供输配电服务和电网接入服务,提供报装、计量、抄表、 收费等各类供电服务。收取输配电费,代收代付电费。向优 先购电用户以及其他不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电力用户提供供 电服务,签订供用电合同。 |
市场运营机构 | 指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主要提供电力交易和电力 调度等相关服务。 |
五、绿电市场化交易的关键机制
一图胜千言。根据绿电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并结合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的绿电交易规则,我们将绿电市场化交易的一些关键机制梳理如下图:

六、企业参加绿电交易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绿电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参与到绿电交易中来。据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披露,预计2023年全年核发绿证约1.76亿个,绿电交易电量累计达到611亿千瓦时,这两项数据分别是2022年的7.8倍和10.5倍。对于刚刚参与绿电交易的企业来说,可能对绿电市场的一些特殊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性需要有所了解,并提前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是风险有所准备。绿电交易的爆发式增长下,我们近期也协助不少客户审阅了绿电交易的相关合同文本,在审阅这些交易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将一些较为典型的问题简要分享如下。
\bullet 防范代理购电安排下交易平台账户代持风险
由于一些交易平台暂不支持代理/经纪账户安排,在一些代理购电的安排下,企业可能需要将其交易平台账户 (通过交付账号密码或数字证书的方式)委托给代理购电方进行管理。平台账户的功能包括管理绿电交易的合同信息、结算信息,以及绿证核发、划转等信息。如果第三方不当使用绿电账户,则会造成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天津电力交易中心曾公开披露电力零售市场风险案例,其中包括某电力用户委托售电公司在电力交易平台进行每月电量及偏差结算系数等结算关键要素填报工作,售电公司在某些月份中私自变更用户申报电量及偏差结算系数,进而从中牟利的情况。2
此外,电力用户还须在电力交易平台登记企业的授权联系人,一般为电力用户的在职员工。电力用户应当注意如果授权联系人离职或岗位调整,应当及时在电力交易平台完成联系人信息变更,以确保各类通知信息有效送达。
\bullet 绿电电量与绿证核发的数量偏差
电力用户签署绿色电力合同的合同电量与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用户实际用电量三者间可能会有偏差。根据绿电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绿证部分按当月合同电量、发电企业上网电量、电力用户用电量三者取小的原则确定结算电量,以绿证价格结算。因此,电力用户每月的最终绿证所对应的电量可能小于用户实际用电量。如果电力用户的目标是实现 100% 使用绿色电力,那么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差额部分,可能需要考虑通过其他方式,例如单独采购绿证方式进行抵销。
\bullet 绿证有效期及绿证划转的时间差
有效期问题: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4年4月26日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绿证有效期2年,超过有效期的绿证,核发机构应及时予以核销。因此,对于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在取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得核发的绿证之后需要尽快出售,以免绿证过期作废;对于购买绿电的电力用户来说,需要及时完成绿证的使用和抵扣,避免因绿证超过有效期而无法使用的情况。
时间差问题:通过购买绿电获得的“证电合一”绿证,在划转时间上并非与电能量同步。例如,电力用户当月使用了1,000千瓦时的绿色电力,其所对应的绿证通常是在该月之后,根据实际结算的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电量,经发用双方确认后,按月划转至电力用户账户。因此电力用户如果对于绿证使用的时间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充分考虑该时间差的问题。
\bullet 交易合同中值得关注的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在我们近期审阅的绿电交易合同中还有很多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比如确保售电公司具有合法的代理资质、明确价格形成和确认机制、确保合同中明确电量供应和稳定性要求以避免供电中断风险、讨论设定电价波动的管理策略以防价格大幅波动影响、确保绿电产品的环境属性可追溯以增强交易环境价值、明确发票开具流程和责任以确保税务合规、制定技术标准和数据交互规范,以及设立机制应对政策变化保障合同执行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些问题的妥善处理对合同的成功执行至关重要。
结语
绿色电力交易是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绿电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推动绿色电力交易、促进绿色电力发展方面的决心,也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和有力的工具。企业有机会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了解绿色电力交易的流程与要点,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实现自身绿色发展。
减排成本VS转型红利 法律人如何为企业撬动碳中和的 黄金支点”?
作者: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王丽艳律师王丽艳 律师上海市律师协会ESG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当前,碳中和政策的窗口期已经到来,但企业普遍存在言“碳焦虑”。这是因为企业既要面对减排带来的成本压力,又想抓住转型带来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律师需扮演“政策解码者”的重要角色。
中国“双碳”政策加速落地,企业正面临一场“高碳经济”向“绿色经济”的硬仗。一边是减排压力带来的合规成本与法律风险,另一边是新能源、碳交易、绿色金融等万亿级市场的机遇。在这场转型中,法律人如何成为企业的“战略导航员”,在合规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本文结合政策趋势与实务案例,拆解法律人的核心战场。
一、法律合规:筑牢风险防线,规避“漂绿”陷阱
1.“漂绿”风险的法律边界
企业若虚假宣传环保成果,可能触犯《民法典》中的民事侵权责任,甚至面临《刑法》环境犯罪条款的追责(如伪造数据、误导投资者)。法律人需帮助企业建立真实的环保信息披露机制,确保宣传内容与减排行动一致,避免因“漂绿”引发声誉与法律双杀。
2.碳核算标准的合规适配
全国碳市场的核算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法律人需动态跟踪政策(如《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协助企业搭建碳资产管理体系,精准核算排放数据,应对第三方核查与配额清缴。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二、政策红利:从成本负担到战略杠杆
1.碳金融工具的法律设计
碳配额质押、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为企业提供融资新渠道。法律人需协助企业设计合规的交易结构,利用碳市场套期保值功能锁定风险,将减排成本转化为资产收益
2.税收优惠与补贴落地
针对低碳技术研发、绿色供应链改造,法律人可帮助企业申请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如延长至2027年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并通过合同条款确保政策红利稳定兑现。
三、资本运作:护航绿色转型的“最后一公里”
1.投资并购中的法律尽调
以CMC碳中和基金为例,其专注中后期项目的策略要求法律人深度评估技术壁垒、资本化路径,尤其需规避因政策变动导致的估值倒挂风险。
2.绿色债券与ESG融资
法律人可协助企业设计符合国际标准的ESG债券框架,吸引全球资本。例如,特斯拉通过碳汇交易实现盈利的模式,需法律协议明确碳权归属与交易合规性。
四、技术创新:从法律约束到商业机遇
1.知识产权?;び牍蚕砘?/h2>
氢能、CCUS(碳捕集)等技术的商业化依赖专利布局。法律人需构建“技术联盟”协议,平衡企业技术垄断与行业协同发展的矛盾。
2.供应链合规重构
法律人应推动供应链合同加入“低碳条款”,例如要求供应商使用清洁能源或可追溯材料,避免因上游违规导致连带责任。
五、争议解决:未雨绸缪的“防火墙”
1.碳配额纠纷与跨境诉讼
随着国际碳关税(如欧盟CBAM)落地,企业可能面临跨国诉讼。法律人需提
前布局国际仲裁条款,利用WTO规则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2.环境公益诉讼应对
针对NGO发起的环保诉讼,法律人可协助企业通过“生态修复协议”等替代性方案化解争议,减少赔偿风险。
结语:法律人的“碳中和角色革命”
碳中和不仅是技术战,更是一场法律战。从合规顾问到战略伙伴,法律人需跳出传统框架,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风险化解者”与“机遇捕手”。唯有将法律工具与商业洞察深度融合,才能在“减排成本”与“转型红利”的博弈中,为企业撬动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ESG专委会简讯
对外交流
万美律师为上海律协“助企出?!笔滴衽嘌蛋嗍诳喂不俺龊SG合规
当下,企业出海浪潮正盛,海外合规经营至关重要。为响应政策、强化涉外服务,上海律协推出“助企律师双千培养计划”,并于2025年4月1-2日举办首期“助企出?!笔滴衽嘌蛋啵劢购M夂瞎婢?80余位律师参会。上海律协ESG专委会主任万美律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
培训中,万美律师分享“出海企业ESG合规挑战与机遇”。她指出,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ESG合规挑战,违规将带来发展停滞、声誉受损等风险,而积极践行ESG合规能帮企业抵御风险,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此外,万美律师还分享了ESG合规工具、本土化解决方案和法律服务合作模式,强调律师在企业ESG合规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万美律师受邀参加《新出海时代,ESG如何重塑中国企业竞争力CSR思享荟》
2025年4月11日,以“新出海时代:ESG与可持续供应链”为主题的南方周末第23期CSR思享荟在沪举办,活动由南方周末报社主办,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和一个地球咨询承办,长三角ESG与零碳研究院支持。来自高校、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律所等多方专家,以及多个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围绕中国企业出海进程中在ESG领域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与多元机遇,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前瞻性的探讨。
上海律协ESG专业委员会主任万美指出,出海企业应主动了解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和规则,识别出海业务相关的ESG风险,将被动合规转化为提前预防,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的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培训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加强员工风险预防意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参与可持续相关认证和评级。同时,企业还可以运用尽职调查工具,前置风险评估,组建跨部门专家团队,并由ESG法律专家联合IT技术团队开发定制化风险管理工具,为企业构建“风险可识别、责任可追溯、后果可承受”的合规管理体系。

黄意耕律师受邀为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授课
2025年4月21日,上海律协ESG专业委员会委员黄意耕律师受邀为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研究生课程《法律谈判》开展ESG专题教学。
课程聚焦ESG框架下的法律谈判场景?;埔飧墒贓SG理念解析法律谈判的特征和技巧,并结合丰富的执业经验,通过多元案例与学生探讨如何通过谈判平衡商业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次课程不仅为法学教育注入实务活力,也为培养ESG理念下的法律谈判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席索迪律师受邀出席期货和衍生品法论坛
2025年3月29日,期货和衍生品法论坛“构建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华东政法大学至合金融法治研究院、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承办,金融法研究会期货及衍生品法律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全国高校、地方金融法研究会、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参会讨论。
上海律协ESG专业委员会委员席索迪律师受邀出席,并针对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进行主题发言。席律师指出,当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路径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在走出去方面,各类期货市场主体包括委托到境外的期货交易目前较难实现,属于法规预留的途径。因此我国更多的从引进来的角度将中国的期货市场做大做好。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近几年,我国几家大型期货交易所都在与境外交易所或其他机构谈判,通过指数授权挂钩结算的方式来提高跨境指数
价格的影响力。但该过程也存在价格传导效应使国内投资者遭受损失,是否存在操纵风险,以及市场主体的国际化等问题。
委员动态
涂俊律师承办案例荣登律新社2024年度标杆案例
2025年2月22日,律新社专业服务创新与发展论坛暨律新社2024年度标杆案例颁奖典礼圆满举办。会上,律新社研究中心甄选出具有行业或领域标杆意义
案例简介:涂俊律师及团队为华能新能源本次引战增资的牵头法律顾问,为本项目提供了法律尽职调查、挂牌、意向投资者谈判以及证监会注册等环节的完整法律服务。本项目在服务过程中面临很多难点和挑战,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主办律师协助客户通过方法创新解决了诸多难题,协助客户实现了超预期效果。该项目是中国华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权益融资,也是2024年度资本市场上新能源行业最大的一单私募股权融资,是中国华的优秀案例由上海律协ESG专业委员会委员涂俊律师团队承办的《资本市场-权益性融资案例一一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引战增资150亿元项目》荣誉登榜。能新能源事业的重大里程碑。

上海律协ESG专委会委员推动京师上海律所成立ESG法律专业委员会并举办ESG专题论坛
京师上海律所于2025年2月18日成立ESG法律专业委员会,由上海市律师协会ESG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丽艳律师担任主任,委员肖磊律师担任执行主任,委员麻国安博士担任秘书长。
2025年4月8日,在京师上海律所7周年新兴业务法律高峰论坛活动上,上海律协ESG专委会委员、京师上海律所高级合伙人王丽艳正式发布了《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ESG法律服务体系及产品介绍》,并从产品体系、核心优势、拓业方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介绍。上海律协ESG专委会委员、京师上海律所高级合伙人、ESG法律专委会执行主任肖磊以《ESG相关法律业务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重点探讨了ESG法律业务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
ESG专业法讯2025年第4期总第9期

肖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智库副理事长吕建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副秘书长方健,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副秘书长王挺,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楹平六位嘉宾展开对谈,分别就ESG领域中的实务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在圆桌对话环节,上海律协ESG专委会委员王丽艳律师作为主持人,共同与上海市律师协会ESG专委会主任万美,京师上海律所ESG法律专委会执行主任
本次活动为上海律协ESG专委会扩展了影响力,也是上海律协ESG专委会推动事务所ESG法律服务能力的体现,期待专委会委员们积极举办相关活动,共同为ESG法律服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