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句心里话
咯咯
你有没有这种时候—听到、遇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以小见大,产生深度思考;看到书中或者短片中的某个故事情节有想要“吐槽”的冲动…
在当时的场景、状况下,这些你想说却还没说,或者当时说不出口的心里话,其实就像“弹幕”一样,藏着不少精彩内容。只要你能把心理活动放慢为“0.5倍速度”,就能抓住这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成就一篇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生动有趣的作文。
本期的小作家就是这么做的。《“郭”言“郭”语》有两则感想,来自生活的琐碎片段,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作者由书中看到的“大道至简”引发自己的深度思考,领悟了“删繁就简”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复杂的简单”。文章最后,小作者又从自己的思想世界回到现实生活,用思考解决了现实问题,达到了提升自己的作用。
小作者以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捕捉到的细节为“可深入线索”进行探究,作文中的反思、质疑是他思考的过程,也是他不断拓宽思维的进阶人生。
如果把有深度的文章交给思考,那有趣的文章就是“吐槽”的“主场”啦!
《“新官”上任》就是小作者为自己的生活片段发送的“弹幕”。一句“我心里窃喜:‘迎宾员算啥事儿啊,就说几声老师好嘛!简单!’”,让小作者的感情生动起来,他胸有成竹的傲娇表情如在读者眼前。一句“我像个机器人似的不断敬礼…我像是车库门口的智能管家,重复着‘出入平安’”,又完美展现了小作者的麻木神情,这“弹幕”的情感也太充沛了吧?!
“吐槽”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小九九”。这样结合当时场景的幽默语言表达既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距离,又展现了个人风采,是写出趣味作文的锦囊妙计。
把心里话写进作文里,说给读者听,要深度有深度,要趣味有趣味,简直是写好作文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呀!
目录 CONTENTS



烟火成都
策划、编辑/青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杜甫以一己之力让成都跃然于人们眼前。他所居住的草堂也成为成都一景,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
成都是传统的,优雅的,是一座文化之城。宝墩文化照亮文明,金沙遗址演绎传奇,李冰治水修筑都江堰,文翁兴学影响世代教育,“扬一益二”富庶天下这里还饱含文人墨客的清韵,风流才子的惆帐,离人游子的思念。
成都是安逸的,市井的,是一片烟火人间。看川剧变脸,赏蜀绣蜀锦,观熊猫卖萌,感火锅热辣,品茶馆安逸,再打一场酣畅的麻将,悠然自得,从容舒坦。成都弥漫着迷人的生活气息和淡定气质。
这座城市,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与休闲城市的慢生活交织;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与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融合;崇尚创新的基因与兼容并蓄的气度一体;聪慧勤巧的秉性与友善互助的美德兼具。真不愧是“美丽中国典范”!

课文漫游记
跟随诗人游成都
都江堰
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古老且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锦里古街

武侯祠
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集历史、文化与艺术于一体。
这里是体验传统风貌的仿古街区,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涵。是成都人气最旺景点之一,也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

西岭雪山
西岭雪山属立体气温带,最高峰积雪终年不化,形成“春赏杜鹃夏避暑,秋观红叶冬滑雪”的四季旅游格局。
课文漫游记
杜甫草堂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诗意的环境。

大熊猫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全球著名的大熊猫保护与研究中心。在此,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大熊猫,了解更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

望江楼
屹立于锦江畔,故名“望江楼”。从建成至今,一直是蜀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标志。

青城山
中国道教名山之一,景色秀美,四季如画,被誉为“青城天下幽”,是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宽窄巷子
成都现存较成规模的古街道,亦是老成都的生活缩影,体现着老成都的风土人情。
课文漫游记

名家提笔描成都
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
刘大杰《成都的春天》
川剧折子、盖碗香茶、变脸、书法、会所小聚几乎所有的成都商业文化和市井消费,在此拼接、混搭上演一出成都的民俗大聚焦。在这里我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城市欲望,成都人的聪明,成都市井文化的斑斓,成都人丰富多样的生活情趣,都在这里得到释放和舒展。
叶延滨《底片:成都的宽窄巷子》
成都,漫,白来

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小学四(4)班●冉欣以
成都最引人注目的巷子,要数锦里古街了。这日,妈妈带我到此一游。
来到这巷子门口,“锦里”二字书写在大门上方。据当地人介绍,锦里古街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放眼前方,人群犹如一条向前流动的溪流,时而急走,时而缓行,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水”流湍急。这条“溪流”将我一点一点推向前方。
“溪流”带我入巷。各式各样的店铺让人目不暇接:三顾园、蜀涛·百年茶庄、吹糖人、面塑、剪纸、老成都采耳…它们都在向我不停地招手。
顺着“溪流”前进百余米左转,便是九品小吃街了。看到一家锅巴土豆店,我像那离弦之箭穿过人群缝隙,要知道锅巴土豆是我的最爱呀!挑一块送进嘴里,真是麻里带着甜,辣里带着香,壳脆带着绵,肉细带着软嘴里的那个回味无穷呀,用一句四川话说:“巴适得很,真是不摆了!”

找寻已久的阿斗井、黄龙潭,终于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可惜看不见阿斗井的深不见底,一块木盖子牢牢盖住那直径只有一米多长的井口。不仅如此,一条铁链、一把锁,锁得那木盖子纹丝不动。唉,阿斗井多委屈呀!黄龙潭倒是自由自在的,中、大、小三个依次相接的圆潭组合成了整个黄龙潭,精致的小拱桥就是潭与潭之间的纽带。中号圆潭尾部,两条逼真的快要腾飞的黄龙,夜以继日地看护着整个黄龙潭;小号圆潭头部两条似白龙的流水“哗哗哗”地泛起白雾,源源不断地为黄龙潭注入力量。
在结义楼大戏台,我们看到了川剧变脸。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实话实说,我是一个看热闹的外行。但那招式、那形象、那唱腔够热闹的了。
我和妈妈意犹未尽地走出锦里古街,我脑海里总是浮现着古街里看见的一家店铺的招牌语一—“成都没白来”。“是的,成都没白来!”我自言自语着。
(指导老师:张为春)
携手AI造萌宠
作为国宝,大熊猫凭借憨态可掬的形象与温顺的性格成为国人的心头好,也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经常人满为患,大家欣赏着大熊猫的一举一动,畅享可爱纯真的视听乐趣。试问,谁不想拥有一只大熊猫宠物?现如今,众多AI软件的出现让这一愿望的实现变得易如反掌。打开AI生成工具,输入精准的关键词,即可生成独属于你自己的大熊猫宠物啦!还不快来领一只“回家”?
你的萌宠形象:
关键词(越详细越好):大熊猫,可爱的眼镜,背带裤,粉色发卡,看书,微笑打招呼
小作家秀场

郭世轩自我介绍
气场两米八的魔法盒子
大家好呀!我是一名即将踏入初中大门的“小菜鸟”,名字叫郭世轩,不过你们也可以亲切地称呼我为“锅锅”,虽然我个子中等,但气场却有两米八。
我呢,就像一个装满奇思妙想的魔法盒子,随时都可能蹦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点子。我还是个超级“吃货”。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还是“高大上”的餐厅,只要有美食的地方,就有我流连忘返的身影。要是哪天你看到我眼睛放光,别惊讶,那准是我发现了什么好吃的!除了这些,我还有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收集各种稀奇古怪的石头。每一块石头在我眼里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星球,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我常常对着它们发呆,想象着这些石头曾经经历过的风雨。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而作家的第一信条就是多读与多写。多读——古人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亦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在闲暇时,我经常会读各式的书籍,并从中获益:领悟思想,体会情感,学习语言,在日积月累中升华思想。多写一一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热爱写作,就应该随时动笔。
嘿,这就是我!
即将成为初一学生的我已经做好了迎接各种挑战的准备。我相信,生活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充满了未知和惊喜。我期待在新的班级里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一起在操场上尽情奔跑…
嘿,这就是独一无二、充满乐趣的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成长!


山西省太原市新希望双语学校六 (8)班·郭世轩
4月1日
感想一则:大道至简
近来,我读书时多了许多感悟,不知正确与否,写下来,以求老师给予些指点。
古书里说:“大道至简”,也就是说“越是真理就越是‘简单'”
所谓“简单”,在我看来并不是一种内容上的贫乏,而是一种删繁就简的境界,要想“简单”必须要先经历复杂的过程,当你做到了“复杂的简单”,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智慧。
“简单”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美,是一种高品位的境界,但“简单”不是简化、原始、单调,它更像是一种升华。
“简单”是一种境界,简单做人更是。不记得从哪里看来——“最具有破坏性的,是只集中精力于我们想要的,而不是已经拥有的。”这是很可怕的,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们所“拥有的”会越来越少,“想要的”却会越来越多。这会使我们感到越来越压抑,完全失去了“简单”做人的能力。
我希望自己能真正得到“简单”,但是,“要想简单先要经历复杂的过程”。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变复杂的过程。要追求“简单”就得“复杂”,要“复杂”就得不断地认真学习,正如老师所言:“磨蹭是最大的敌人。”改掉我身上懒散的坏毛病是我突破的最快方式。
时间绝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
小作家秀场
4月2日
感想第二则:输出量+输入量
上课时,大家同样都在座位上听课,为什么老师的“输出量”不变,同学们的“输入量”却参差不齐呢?
当然是因为上课的状态不同:有些人摇摇晃晃,在椅子上坐也坐不安稳;有些人东张西望,把窗外的风景都看了个遍;有些人心不在焉,老师讲老师的,他做他的。
也有状态好的:坐姿端正,眼睛紧紧跟随着老师,生怕漏掉一点知识;有的埋头狂写,笔都写出残影,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所以,学习好坏是因为天赋差距吗?当然不是。
5月1日
仿写:沈从文《腊八粥》
初学走路的小孩子,能自己挣钱的“大孩子”,驼了背的“老孩子”,看到金灿灿的炸油糕,谁不是“口水直下三千尺”呢?黄黄的、暖暖的黄米面,包住甜津津的红豆馅,包作饺子状。再丢入热油锅,“咝呦”的响声似感叹也似低语。那香气非得把全村人都吸引来不可。把热油糕放入嘴中咬破外皮,一涌而出的是甜甜的黏黏的烫烫的豆馅。在嘴中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醇香绕齿,回味无穷。
5月18日
仿写:朱自清《匆匆》
心中烦闷,总有轻松下来的时候;做事不顺,总有完成的时候;前路受阻,总有寻得出路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身边为什么总有解不完的问题呢?一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吧,是在何时,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是问题自己飞来的吧,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每日下来,问题不断,烦恼不断,一时的喜笑颜开抵不了烦恼的临近。
去的去了,来的也尽管来着,去来中间又何得畅快呢?又有谁不会遇到问题呢?只要不“只想不做”又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呢?谁的人生不是在问题中度过,在问题中成长的呢?只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相信接踵而至的一个个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小作家秀场

新作文:你的作品是一个又一个碎片化的随想,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以这种形式写作的?写作灵感又来自何处呢?
郭世轩:我很早就养成了这种碎片化的写作、记录习惯。从看图写话到日记、仿写,再到独立创作,我一点一点,慢慢进步,碎片化的记录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点滴都能成为我创作的源泉,比如一次与家人的温馨聚会、校园里的精彩活动。大自然也是灵感的宝库,山川的壮丽、花鸟虫鱼的灵动我也会阅读各类书籍和文章,从中汲取灵感。此外,个人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等,也能为我带来独特的视角和灵感。
新作文:除了随想,你对仿写也是情有独钟。大多数人会觉得仿写禁锢了自的创作,你为什么会主动选择仿写这 写作形式?
郭世轩:起初,是因为我觉得课本中的某些片段写得很好,于是就尝试了仿写。事实证明,仿写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写作的方式。通过仿写,能够学习优秀作品的结构,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快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它激发我创作思维,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新作文:除了挖掘生活素材,你还有什么写作秘籍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郭世轩:要提升写作能力,首先要注重积累。建立一个素材库,将平时看到的有趣的故事和独特的观点记录下来。多读书,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作品,学习作家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学习用生动的语言让身边平凡的事物变得不平凡。
新作文:你的写作伴随着思考,最近一次的思考是如何产生的?
郭世轩:前几天,我回到老家山西襄汾县去陶寺遗址博物馆参观,被一件件古老而精美的陶器所震撼。我不禁思考起当时制陶工匠的技艺和用心,并联想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思考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明,这种创造力的源泉又来自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