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边境经济合作区于2014年3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总规划面积26.8平方公里,包括“一区四园”,分别为黑山头口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园区、室韦口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园区、拉布大林产业园区和莫尔道嘎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进出口加工、边境贸易、保税物流、跨国旅游四大方向。


2025招商引资指南

根河市
GENHE CITY

根河市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音译,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地处祖国北疆大兴安岭腹地呼伦贝尔市北部,总面积2.00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人,生活着蒙古族、鄂温克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等21个少数民族,拥有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AAAA)、大兴安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AAAA)、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AAA)等诸多旅游景区。
这里生态良好,自然资源富集,自然环境秀美,森林面积达1.84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 91.7% ,空气质量优良,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最高达到4.8万个。拥有全国唯一的集中连片的寒温带原始针叶林,有“天然动植物宝库”之称,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中国天然氧吧”、“自治区森林城市”等称号,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根河市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一是依托冷极文化、驯鹿部落和森林冰雪资源,打造以敖鲁古雅民俗体验、冷极村冰雪旅游、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二是培育绿色农畜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野生蓝莓制品、有机食用菌冻干制品和驯鹿乳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三是推动传统林木产业向绿色建材转型,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高端木艺家具等循环经济项目;四是布局寒地测试经济新赛道,建设汽车、飞行器冬季耐寒测试场,发展工业品耐寒测试,同步发展森林碳汇、清洁能源一体化大数据服务等新兴产业。
2024年,根河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46亿元,增长 4.6%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1亿元,增长 15.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9亿元,增长 5% 。


2025招商引资指南

阿荣旗
ARONG BANNER

阿荣旗因境内阿伦河得名,“阿伦”与“阿荣”为同词异译,系蒙语、满语“清洁、干净”之意,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南以金界壕为界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毗邻,是呼伦贝尔进入东北三省的南大门。全旗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人,有满、汉、蒙、鄂温克、达斡尔、朝鲜等28个民族。全旗耕地面积51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等,先后12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常年粮食生产能力30亿斤以上;农牧林水资源富集,培育有机农畜产品基地条件得天独厚;G10高速、G5511高速、G301国道、G111国道贯通全旗,阿扎铁路、阿荣通用机场投入使用;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北抗日联军三进呼伦贝尔的主战场和英雄王杰的故乡,2009年5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境内有索尔奇国家湿地公园、图博勒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水域、古遗址、原生态等旅游资源,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级荣誉60多项、自治区级荣誉140多项。
近年来,阿荣旗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全链条、集群化、低碳化”为核心理念,重点打造粮食、乳业、肉业、绿电、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养老服务、“三产”等八大产业集群,先后引进蒙西水泥、呼伦贝尔肉业、齐鲁制药、伊利乳业等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布局,通过“头部”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各产业集群协同发力,助力全旗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
MORIN DAWA DAUR AUTONOMDUS BANNER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广的土地和优质的农牧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莫旗不仅孕育了独特的达斡尔族文化,还在经济发展中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在农畜产品加工和新能源等领域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24年莫旗地区生产总值129.46亿元,同比增长 5.1% 。莫旗借助当地光照、风力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引入国能、华能蒙东莫旗风电基地等项目,以飞地经济模式为产业发展赋能。
莫力达瓦工业园区位于莫旗尼尔基镇主镇区南侧,规划用地面积3.8560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园区现有工业企业18家,其中11家位于园区内,有2家规上企业,2024年底还有多家企业拟进入规模以上行列。园区以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自治区战略为引领,全力打造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岭东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培育农牧业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与运维服务、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三大产业,构建“ 1+3+1 ”现代产业体系。未来,园区将形成“一园两心五区”的空间架构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成为立足呼伦贝尔、引领蒙东的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2025招商引资指南
鄂伦春自治旗
OROQEN AUTONOMOUS BANNER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总面积5.99万平方公里。旗内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运输体系齐全,大兴安岭鄂伦春机场坐落在加格达奇区,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呼和浩特、广东(揭阳),海拉尔等航班。域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3A级旅游景区1处、2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
鄂伦春自治旗重点围绕“一主三特”、森林康养、医药科技等上下游产业、中高端产品、新质生产力集中开展推介招商,将更多资源、精力集中在补链延链强链上。截至2024年底,全旗共有43家“四上”企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05亿元,同比增长 6.0% 。
水资源方面,旗内河流众多,均属嫩江水系,水资源总量达113.7亿立方米,约占呼伦贝尔市的 36% 。水质优良,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且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6.38亿千瓦时,具备可观的水电开发潜力。
矿产方面,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部分金属矿的金属量在呼伦贝尔市名列前茅;非金属矿产种类齐全,像沸石、普通萤石、水泥用灰岩等均有分布,其中水泥用灰岩、膨润土、珍珠岩为优势非金属矿产,具有一定开发价值。
林业资源突出,林地面积达4166.2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 74.98% ,是呼伦贝尔市森林资源最丰富的旗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维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林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鄂伦春自治旗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与北京市西城区携手打造的京蒙协作产业园,规划面积736公顷,共分为农畜产品深加工区、农牧产业配套服务区。依托“一主三特”产业设计发展路径,以补链、延链、强链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重点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农牧业产业增量增质发展和争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旗等目标任务,全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5招商引资指南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简称鄂温克旗)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辖区有21个民族,常住人口14.1万人。境内驻有华能伊敏煤电、神华大雁能源集团、红花尔基林业局等大型国企。鄂温克旗荣获众多荣誉,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明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级生态旗”等称号。
鄂温克旗聚焦传统能源、农牧林、文旅、生态、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链,全力稳经济、促发展。截至2024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185.8亿元,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2亿元,高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税收收入11.2亿元,增长 4.9%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亿元,增长 2.8% ,持续保障民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82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红利。
鄂温克产业园隶属国家级的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南北两区,总面积3.88平方公里。园内投产运营企业达122家,北区分布着25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8家装备制造企业、14家批零贸易与服务业企业、6家仓储物流企业、4家建筑安装企业以及1家生物科技企业;南区则有54家批零贸易与服务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限额以上企业36家。产业园大力推进产城融合,截至2023年末,基础设施投入超4亿元,基本达成“九通一平”。产业园始终坚持绿色集约、低碳循环发展路线,严格准入门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绿色有机、新型节能”为准入关口,积极发展绿色集约发展项目。


2025招商引资指南
陈巴尔虎旗
EVENK AUTONDMOUS BANNER

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北部,1732年蒙古族巴尔虎部先期到此戌边驻牧,故称“陈巴尔虎”。全旗总面积约1.7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5万人。下辖3个镇、4个苏木,境内有哈达图等5个国营农牧场,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320毫米。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边境线总长206.7公里。
区位优势明显。旗所在地距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海拉尔仅35公里,距全国最大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160公里,距国家级口岸黑山头145公里。境内有G10、G301、G331、G332等4条高速和国道贯穿,滨洲铁路在旗内绵延92公里。
自然风光秀丽。地处“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草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占全旗土地总面积 71% 。有以“天下第一曲水”闻名的莫尔格勒河和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等5条河流,以呼和诺尔湖为代表的大小湖泊317个,森林面积0.126万平方公里,天然矿泉95处,地表野生植物553种。有景区、营地、民宿共
26家(其中A级景区5家),“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于2024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4年旅游人次超200万人,游客花费近29亿元。
各类资源富集。是呼伦贝尔市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陈巴尔虎旗红头羊”“陈巴尔虎旗牛”“陈巴尔虎旗油菜籽”“陈巴尔虎旗草饲牛奶”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畜丰农牧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获批“蒙”字标认证。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保有储量213.58亿吨,另有铜、铁、钛、铅、锌、钼、硫铁、芒硝、萤石等33种矿产,有国能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国能内蒙古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型驻在工业企业,2024年全旗原煤产量3978.89万吨,发电量58.95亿千瓦时。
202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50亿元大关,增长 3.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增长 5.6% ,实现三年连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4万元,增长 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8% 。

新巴尔虎左旗
NEW BARAG LEFT BANNER

新巴尔虎左旗(简称新左旗)历史悠远,由巴尔虎这一蒙古族古老分支而得名,是自治区20个边境旗市区之一,边境线总长315.68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214.88公里、中俄边境线100.8公里。旗域内有连通欧亚大陆桥的滨洲铁路、两伊铁路,旗域内公路有绥满一级公路、G301、G331、G332、S202等道路。全旗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1万人。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7.4亿元,同比增长 5.1% 。新左旗以畜牧业、文化旅游业、泛口岸经济为主导产业。在畜牧业方面,2024年牲畜存栏89.38万头只,出栏51.8万头只,奶产量增长 0.11% 、肉产量增长 19.25% ,粮食产量稳定在1亿斤,现有中型乳品加工企业1家、民族传统奶制品加工坊19家,注册奶制品商标16个。在文旅业方面,新巴尔虎左旗是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保护基地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享有“内蒙古自治区自由式摔之乡”的美誉,这里有甘珠尔景区、诺门罕战役陈列馆、七仙湖、呼伦湖等特色旅游景点,还有“满洲里一额布都格一贝尔湖一孙布尔”跨境旅游线路,有诺干湖旅游度假区、巴尔虎蒙古部落民俗旅游度假景区两个4A级景区和甘珠尔庙景区一个3A级景区;在泛口岸经济方面,额布都格口岸位于新左旗境内中蒙边境1423界碑处,与蒙古国巴彦呼舒口岸相对,是呼伦贝尔市8个对外开放口岸之一,距旗政府所在地18公里。额布都格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达到国家常年开放口岸标准,现有旅检区、货检区、进口矿产资源监管区、进口粮食监管区、大庆原油运输基地,年客运承载能力30万人次,年货运通关能力150万吨。2024年进境粮食取得重点突破,取得海关总署申建批复。进境活羊方面,自治区口岸办已确定,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选择额布都格口岸作为后续进口蒙古国活羊重点口岸。

2025招商引资指南
新巴尔虎右旗
NEW BARAG RIGHT BANNER

新巴尔虎右旗(简称新右旗)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是内蒙古自治区20个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部;东北部与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毗邻;北、西、南三面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总面积2.52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515.4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48公里、中蒙边境线467.4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由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4个民族构成,有效草场面积3429.6万亩,地域辽阔,水草丰美,资源富集,素有“东铜西银,南油北煤,遍地玛瑙”“边明珠,鸡鸣三国”“牧歌之乡”的美誉。
畜牧业作为新右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已获批筹建“西旗羊肉”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2024年全旗牲畜存栏190.75万头(只);出栏83万头(只);肉类总产量2.56万吨。境内有“天然浴场”呼伦湖、“亚洲最美界湖”贝尔湖、“蒙古族朝圣地”宝格德乌拉圣山、“百鸟故乡”乌兰诺尔湿地等独有的自然资源。草原上遍布药用植物36种,野生动物35种,鸟类292种。全旗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金、银、铜等十多种贵金属和石油、煤、芒硝、玛瑙石、硅石、萤石等非金属矿藏,截至2024年底,全旗共有“四上”企业30家。2024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89.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0.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9亿元,比上年增长 3.8% ;第二产业增加值52.93亿元,比上年下降 3.9% ;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 。
阿日哈沙特口岸作为我区对应蒙古国的重要口岸之一,地处中蒙边界1495号界标处,距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82公里,对应蒙古国东方省哈比日嘎口岸,距离蒙古国东方省省会乔巴山市126公里。口岸定位、区位优势明显,旅客出入境优势明显,年客流量仅次于二连浩特口岸,2024年突破12万人次。随着口岸功能日益完善,实现蒙煤进口,铅锌矿粉进口,保障农机设备和建筑材料、日用百货、瓜果蔬菜出口。进出口量逐年攀升,资源进口、外贸出口、人文交往三大通道能级加速跃升,已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桥梁,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扎番诺尔区
ZHALAI NUR DISTRICT

扎诺尔,由蒙语“达诺尔”音转,意为“海一样的湖”,是因煤而兴的工矿城市,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部,濒临呼伦湖,北邻俄罗斯,西望蒙古国,与满洲里毗邻,煤炭开采超百年。辖区面积269.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人,因境内发现完整猛犸象化石,有“猛犸故乡、草原煤城”美誉。扎赉诺尔区距满洲里口岸仅20公里,距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210公里,滨洲铁路和G301国道贯穿,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便捷,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关键驿站,内蒙古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
扎诺尔区煤炭资源丰厚,保有储量100亿吨,可采储量28.8亿吨。聚焦新能源、进出口加工等重点产业链,深化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4亿元,同比增长 44% :实施区级重点项目30个,投资增长 144% :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国内招商引资项目27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05亿元,同比增长45.6%,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2025招商引资指南

投资指南二维码矩阵
INVESTMENT GUIDEQRCODEMATRIX












新巴尔虎左旗投资指南









精准招商引资流程图


呼伦贝尔市投资促进中心TEL:0470-8232129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