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中的怪物
从恐惧到娱乐
怪物不只是敌人
它们是电子游戏中的文化镜像
是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理解恐惧、
未知与自我的窗口

“没有怪兽的地牢只会很无聊。”
摘自1975年的早期角色扮演类桌面游戏《巨魔与隧道》玩家手册从电子游戏刚出现没多久,怪兽就一直在游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为什么怪兽形象在游戏中如此重要,电子游戏又说如何塑造了文化中的怪物概念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探索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游戏中出现过的怪兽,从早期的角色扮演类桌面游戏《龙与地下城》里的龙,像素游戏《太空侵略者》中的外星生物,到《最后的生还者》中的畸变突变体,以及《血源诅咒》《战神》中的奇异野兽,再现游戏中的怪物,如何从简单的敌人演变为复杂的文化符号,探寻怪物设计的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技术驱动力。
雅罗斯拉夫·斯维尔奇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媒体研究系助理教授,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游戏设计系讲师。
[捷克]斯维尔奇著卢雅怀译,落日间校2025年8月

手作像素
独立电子游戏的寻道之旅一本独立电子游戏创作的“白皮书”
杰斯珀·尤尔为所有“我们的”游戏提供了深思熟虑的讨论,并描绘了它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通过对众多独立游戏节获奖者的深入采访和关注,形成了独立有关游戏运动具体的叙事理解。这场运动打破常规却又尊重传统,开创先河而又追根溯源,并形成了该行业最重要、最具创造性的元素。
StephanieBarish,IndieCad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丹麦]杰斯珀·尤尔著
落日间译
2025年9月
一本独立电子游戏创作白皮书。围绕如《看火人》(Firewatch)、《时空幻境》(Braid)等多类独立游戏,采访如乔纳森·布洛(JonathanBlow)在内的多位知名独立游戏开发者,展现并分析独立电子游戏的创作历程与美学风格。由此挖掘独立游戏的特性:独立游戏不是大众市场的消费品,而是人民创造的文化作品,作为文化产品,它或与独立电影/音乐一样,高举反现代主义旗帜,以实现对纯正风格的追求。
杰斯珀·尤尔(JesperJuul)哥本哈根丹麦皇家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校副教授,身兼游戏玩家、游戏学者、游戏开发者、游戏评论家和教育家的多重身份,出版多本游戏研究作品,在MITPress主编丛书 Playful Thinking。
帝国的游戏
全球资本主义与电子游戏电子游戏如何参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建构?又如何成为抵御资本文化的积极手段?

《帝国的游戏》有力地将电子游戏与现实世界中有关全球化、军国主义和剥削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从支撑整个产业的非洲矿山和印度电子垃圾场的恐怖、劳动力在商业游戏开发中的作用、《全频谱战士》所体现的军事模拟软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之间的协同作用,到围绕《魔兽世界》的大量虚拟经济、《侠盗猎车手》中可玩的城市新自由主义,以及通过激进游戏和开源游戏开发而出现的另类游戏文化。
明尼苏达出版社编辑推荐将非物质劳动、后剥削生产理论与电子游戏研究相勾连,借助西方马克西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奈格里和迈克尔·哈特的帝国理论,来对当代电子游戏进行批评,揭示电子游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范式,通过知识的累积和商品化来运作。分析《第二人生》《魔兽世界》《侠盗猎车手》等热门游戏与资本主义的关联,展示虚拟游戏如何将全球资本的文化、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具体化,也探索通过电子游戏抵制这些力量的手段。
尼克·戴尔·维特福德(NickDyer-Witheford)西安大略大学信息与媒体研究学院教授兼副院长。格雷格·德佩特(GreigdePeuter)劳瑞尔大学传播研究系副教授。
[美]尼克·维特福德格雷格·德佩特著周安安 王儒西 译2025年11月
三聯學術系列活动
三联学术论坛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
三联学术论坛
2021—
“三联学术论坛”以三联的系列出版物和长期关注的问题为缘起和触点,旨在推动当代学术思想跨学科、跨论域的对话和研讨,尝试构建非学院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并根据论题的性质,有选择地开放给线上线下的读者朋友。
17.山水为媒
绘画史与考古学的相遇
2024年3月3日
3月3白下午,巫鸿、彭锋、郑岩、季梅田、渠敬东、黄小峰六位来自绘画史与考古学的学者,围绕作为视觉图像的山水话题展开深入对话,突破学科边界,讨论山水在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丰富内涵与意义变迁。
“山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植根极深、范围极广、极具特色的范畴,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地理、建筑等多个领域都处于相当核心的位置。尤其宋元以来的山水画,被公认为真正的艺术典范,代表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但是,随着考古工作在中国的长足发展,更多有关早期山水艺术的实例呈现在人们面前,器物纹饰、石刻壁画图像等等,都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巫鸿教授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新书《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聚焦以视觉形式表现的“山水”,以年代为序,藉由考古新发现,重新思索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勾勒“山水”作为一个艺术传统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

18.追寻“婚姻”
“私人乌托邦”与奥斯丁的思想世界
2024年5月26日
著名批评家布雷德利曾说:“简·奥斯丁有两个明显的倾向,她是一个道德家和一个幽默家,这两个倾向经常掺混在一起,甚至是完全融合的。”比如这段著名的小说开头:“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备艏敢秤殖鱿终庋木渥樱骸八ò嗄商靥┤松拇笫拢前雅羌蕹鋈??!?/p>
我们都懂得其中的婉讽和幽默,然而其间的吊诡是,以追寻和缔结“婚姻”这一行动统领全部六部小说的结构和人物灵魂的奥斯丁,却终身未婚?;橐稣庖恢贫群吐桌?,对现代转型时期(18-19世纪)的英国社会意味着什么?对生活于其间、分属不同阶层的饮食男女意味着什么?对作为“道德家”、被麦金太尔称为“古典美德传统最后的伟大代表”的奥斯丁又意味着什么?她是通过小说在进行时代批判、道德建设和社会改良吗?其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追寻爱情和“婚姻”的旅程中,自我会收获成长与“幸?!甭穑?/p>
黄梅先生的最新力作《奥斯丁问题》处理了奥斯丁小说所呈现的思想、社会和艺术诸问题,尤其聚焦转型时代“群己”关系的裂变,这是现代社会最深刻的哲学问题之一,而婚姻与家庭恰是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载体。黄梅先生称奥斯丁是率先在她的时代高度重视人际(自他)“权界”?;?、重视“道德”与“幸?!敝涞墓叵担⒏杈时泶锏乃枷胝吆汀八凳槿恕薄?/p>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邀请黄梅、甘阳、陆建德和毛尖四位教授,重访奥斯丁的艺术世界和思想世界,在“不婚时代”日渐成势的两百年后的今天,重新探讨“婚姻”之于奥斯丁时代的价值锚定、社会意义和伦理内涵,以及其中所呈现的人心与人性的幽暗与光辉。

19.“1980年代”社会思想与文学使命
2024年6月9日
历史上总有一些时代让后人怀想和憧憬,比如三代之德治,汉唐之壮阔,宋明之文雅。在20世纪,则前有“五四”,后有“80年代”,总给人郁郁青青、壮怀天下的青春气象。实际上,80年代也被称为“第二个五四”和“新启蒙时代”,重新走向世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民心所向,是社会共识。自此,“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以来的发展总纲,今天的我们似乎依然生活在80年代的延长线上。
关系,以及追问,到底什么是“文学”,为什么说80年代是20世纪唯一无二的“文学的时代”。
蔡翔先生新著《1980年代:小说六记》,则以小说和文学为媒,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比之怀旧要远为复杂真实、充满张力乃至自我悖反的火热年代。他以85“文化热”为界,提出“两个80年代”的说法:第一个80年代,围绕社会领域中的改革、启蒙、现代化等观念展开,文学以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拥有饱满的社会政治功能与历史使命。第二个80年代,源于对第一个80年代的反思与质疑,改革与现代化的发展主旋律既带来勃勃生机也带来问题与?;?,寻根文学和先锋派小说的出现即是时代精神的反映。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与王朔作品轮番登场,将80年代初期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变成“一地鸡毛”式的庸碌日常,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消解了一个大时代的理想和价值,从而终结了80年代,开启了90年代。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重返一代人的“精神家园”,在共和国七十年的历史中再定位80年代,重新激活曾经耳熟能详的那些概念、作品、思潮和人物,探讨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的

20.两个美国文化与政治的变奏
2024年6月29日
北纬39度43分的梅森-迪克森线见证了美国社会的大分裂。在美国内战之前殖民创制的百年间(1765-1864),这条线以南是奴隶州,以北是自由州。在美国内战结束后的百年间(1865-1964),这条线以南是支持民主党的自由派蓝州,以北是支持共和党的保守派红州,美国的总统-副总统也沿此线南北搭配。六十年前,美国政党政治版图又沿此线完成了历史性的南北逆转,共和党赢得民主党在南方腹地的五个铁票州,与之相应,民主党赢得共和党在东北部的六个铁票州。六十年来,经济、社会结构的重组分化,推动了政党政治及其所支撑的政治体系的重组分化,围绕美国国家特性展开的两种例外论、围绕美国内外事务取向展开的两种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大分裂渐成水火,在当代美国社会内部孕育出了“两个美国”。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我们邀请四位教授,共同讨论“两个美国”在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展开及其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议题:美国内战之前的头三代人如何在斗争中求得建国的团结,当代美国的文化矛盾、司法斗争如何影响其政治自主,当代美国能否走出“第二个镀金时代”、创造“第二个进步时代”,即将到来的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能否开启当代美国的社会重组和政治重组,以及,当代美国的政治演变如何有助于人们理解大国兴衰的深层政治逻辑。

21.罗马道路
政治?;胱杂纱?/p>
2024年7月14日
对于理解古代政治思想来说,罗马与希腊的决定性差异,特别是在宪制思想与自由传统方面,都应该受到充分的关注。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由一系列法律维持的原有权力平衡被打破,共和国走向了失序与内战。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这一政治危机却催生了革命性的宪制思想。诞生于?;械穆蘼硐苤评砺圩魑钪匾穆蘼碚嗡枷胍挪晌惶蹩梢怨岽┕糯埠凸胂执杂芍饕逭蔚南咚鳌?/p>
三联书店“现代世界”丛书近期在“现代世界的谱系”系列推出了新著《从衰落到革命:?;械穆蘼碚嗡枷搿罚ū窘苊鳌な┨乩吐┯搿堵蘼碚喂勰钪械淖杂伞罚ㄎ账够?,前者通过对罗马高阶法思想的全景式研究揭示了政治危机催生的宪制思想,后者则讨论罗马政治领域中“自由”作为一种政治观念的本质与效力。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我们邀请李猛、韩潮、张新刚、熊莹四位学者,从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胧?,共同探讨罗马的自由传统、宪制思想,古典共和主义中希腊与罗马之别,以及罗马的政治思想遗产能够有助于我们理解哪些时代的问题。

22.道体与心性
当代中国哲学的体系性构建
2024年12月15日
继《道体学引论》(2019)之后,丁耘出版新著《道体与心性》,进一步推进其有关“太一论”与“道体学”的论述。该书从“生生”问题出发,经过对现象学转向的探讨,尝试两线作战:在西方哲学方面梳理和再释以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力量哲学传统(对“太一论”的充实);在中国哲学方面则解释和重构气论(对“道体学”的充实),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安顿主体性问题(心性问题),回应“心性与道体”之问。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我们邀请多位哲学学者共同探讨丁耘的最新思考,包括其所提新气论、力量哲学及对中西哲学的对照与融合;并聚焦当代中国哲学寻求自我突破、“自立吾理”的努力,对自陈来先生《仁学本体论》(2014)以降渐成气候的“体系性构建”和“做中国哲学”的诸种尝试进行充分研讨,以回应李泽厚先生2010年所提“该中国哲学登场”的宏愿。

23.他人不同意
秩序的理由
2024年12月21日
古往今来,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便是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同意”是人类想做的所有事情的存在论基础。面对“他人不同意”的普遍现象,伦理学与政治哲学能否给出具有普遍性与可行性的答案?
哲学家赵汀阳早在1994年的经典著作《论可能生活》中,便围绕“幸?!闭庖还餐畹暮诵拿庹箍致?。他将幸福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关系,并提出“公正”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其最新作品《秩序的理由》则进一步从合作与伦理的维度,回应“他人不同意”带来的伦理与政治挑战,为现代社会寻找秩序的理由,并试图勾勒出一种超越个人主义的智慧合作框架。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以“他人不同意”为主题,共同追问:为什么幸福与公正始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他人不同意”如何从分歧的症结变为通向秩序的路径?合作如何可能,何以更优?

24.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2025年1月4日
我们正面临一个全球巨变的时代。无论是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动荡,还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走向,都是社会各界近年关注的焦点。高柏新著《把脉:全球巨变与中国经济》从历史长周期提出分析国际国内政经问题的理论框架,深刻揭示了“大变局”的历史前缘与底层逻辑,以比较与历史的视野呈现世界大国曾经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并探寻其间的共性与规律以为中国镜鉴。
本期三联学术论坛,我们邀请高柏、姚洋、雷少华、封凯栋四位学者,从国际秩序、产业政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等多个面向,共同探讨当今世界面临的深刻变化及其实质,从历史经验出发,思考中国如何有效应对当下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25.时势与能动
21世纪的中国“现代性”问题重读《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25年3月8日
从晚清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迄今百余年,传统中国经历了现代化的艰难转型和现代性的深刻“洗礼”,从“古今中西之争”到深刻参与全球化的熔炼,历史的脚步在不断地脱胎换骨中未做稍刻停留。新世纪以来逆全球化风起云涌,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正在面临深刻的全球巨变,“后人类”“后世界”成为网络热词。21世纪的世界何去何从,21世纪的中国又该承担怎样的历史命运,是当下中国的科学和人文知识界需要共同面对的崭新课题。
二十年前,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出版,这部思想性论著以对“中国”及其“现代”问题极具思想“考古”和理论思辨的磅礴论述,对国际国内的学术思想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力,“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作为一种话语修辞,敦促人们从历史和未来等不同维度探索是否存在一种非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社会。
二十年后重读这部论著,我们如何在全新的世界格局和思想状况下理解汪晖对何为“中国”的探讨以及对现代性问题的论述和诊断?以及这些论述和诊断在巨变中的世界和中国的有效性?我们又该如何从何为“中国”及其现代的历史分析转向对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道路的探索?为此,我们邀请了汪晖、甘阳、丁耘、江湄、吴飞、陈赞、章永乐、高波等多位学者,从各自的思考出发重新聚焦以下问题: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新史观来解释中国历史的连续与断裂?怎样理解从天理世界观向公理世界观的转变,以及作为科学话语共同体的现代社会及其形成机制和内在矛盾?能否超越帝国-国家二元论,探索一种非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我们又该如何继承和超越现代中国思想的探索来思考当代世界的挑战,以更好地面对在全球变局和技术控制下人类文明的赓续和发展?

26.创造与奠基
王逊与现代中国的艺术理想
2025年3月15日
现代中国的艺术理想在“破”与“立”中奋力前行,亦以学科体系深耕、拓展。正如《上水船》书中所揭示的,王逊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代表着他本人或一群人的艺术理想、代表着前人努力探索过的一种方向:中西融合的学术视野、文化复兴的现实关怀,以及美善合一的精神境界。
这一理想既根植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传统,又在王逊等人的实践中嵌入新中国的文化事业,被赋予新的内涵。当“奠基”成为丰厚的历史资源,“创造”又将指向何种未来?本期三联学术论坛特邀尹吉男、余辉、杭间、孟晖四位嘉宾“上船”,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回“现代中国的艺术理想”,并探索其在当下的意义与未来的可能。

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
2018-
第六季 哪一个动词能动员所有哲学问题?
赵汀阳大概是当代中国敢于质疑和挑战自古希腊到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极少数哲学家之一,他认为以存在和真理为基本框架的哲学传统是可疑的,存在与真理属于科学和神学范畴,自古至今哲学对存在与真理的解释都是伟大却徒劳的努力;而现代哲学槟弃形而上学的的努力也归于失败,因为任何理论都或明或暗地包含了形而上学的承诺,迄今形而上学仍是一个未完成工程。
赵汀阳这些年来的努力是建构了一种值得讨论的“新形而上学”,提出了创世存在论、共在存在论、动词哲学、历史的存在论事件、递归溯源等极富原创性的哲学论述。三联书店自2023年起推出的“赵汀阳集”便是他有关新形而上学思考的集中呈现?!暗贝泄苎迦颂浮さ诹尽本劢拐酝⊙舻摹靶滦味涎А?,邀请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相关学者展开深入的论辩与对谈。

一百多年来各种不同层面的“译介”,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思想的语境。撇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世界的变迁不谈,仅西方经典的格义和诠释,就已经极大地拓展了汉语表达的疆界。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回到“纯净”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语境,恐怕只是一种无助的“乡愁”。当代汉语的丰富性,蕴涵着新的哲学可能。如何在延续中国固有哲学的精神的基础上,面对当代世界展开新的思考,是中国哲学研究应该面对的问题?!暗贝泄苎迦颂浮弊魑桓鱿盗械奶致?,将围绕当代中国哲学的问题、形态、语言等论域中的主题,在深入的阐发和对话中开启新的思想可能
第七季 沃格林与中国文明的“天下时代”
沃格林是继施特劳斯之后,近些年颇受当代中国思想界关注的西方学者之一,他在《秩序与历史》前三卷中,判定中国文明为宇宙论秩序的文明;十七年后第四卷《天下时代》出版,他对中国文明的看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将“中国天下”与“西方天下”看作平行存在的历史现象,这标志着沃格林思想历程中的第二次突破性转变。唐文明新著《极高明与道中庸》聚焦沃格林的这部巨著及其思想演变,试图回答“沃格林不同时期究竟如何看待中国文明”和“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沃格林的中国文明研究”这两个关键问题,在梳理其秩序哲学全貌并且高度认同其秩序哲学理路的基础上,补充沃格林原有分析的不充分性,修正其不正确性,进而回应中国文明如何通过持续不断地向西方文明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获得自身的更新这一更为宏大的历史性课题。
“当代哲学五人谈·第七季”聚焦唐文明有关沃格林的最新研究,试图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如何看待沃格林的秩序哲学及其“存在的飞跃”?如何评价沃格林的中国文明论述?如何理解早期中国文明的神圣性、超越性和历史意识,以及何以判定中国文明是一种“艺术性文明”?韦伯、雅斯贝尔斯、沃格林和史华兹等西方学者的比较文明理论,对形成我们自己的文明理解有怎样的镜鉴和启示?

第八季 朱子的哲学世界
2024年6月15日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陈来先生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朱子哲学研究》等著作,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确立了新的范式基础?!吨熳拥恼苎澜纭纷魑缭剿氖甑难鹾退枷胩剿鞯难有仁侨侍逶诘贝泄枷氤∮虻挠忠淮纬事叮彩钦苎Ъ腋鎏寰竦男碌木呦?。本次五人谈,我们邀请了当代中国哲学领域代表性的学者,围绕陈来先生的新著展开深入对话,藉此探寻中国哲学研究新的方向与可能。

第九季“除魔”时代:科学与现代世界的命运
2024年11月30日
自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世界的除魔”以来,“除魔”遂成为理解现代化进程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意味着人类世界的高度理性化,也意味着自然世界的高度理性化。历史地看,“世界的除魔”与科学的进程密不可分:科学既是这套“除魔”机制的必然后果,又是推动它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科学的诞生,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而且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人和世界的关系。如今,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除魔”的时代,任由科学支配我们的全部生活。
科学给予人类巨大的幸福,同时引发了不同层面的危机。虽然自20世纪以降,不同的哲学流派努力加以纠正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科学主义所引发的危机仍未消除?!赌Щ氤А肥且槐疚囊崭葱搜芯康淖ㄖ?,但它所接续的是韦伯的“除魔”命题,关心的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现代科学的诞生以及它所引发的现代性问题。本次五人谈我们邀请了当代西方哲学领域代表性的学者,围绕吴功青的这本新著展开深入对话,藉此探寻科学与现代世界的命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图书营销中心
户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税号:91110000400004246T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电话:01064002716
邮编:100010
开户:中国农业银行北京朝阳门支行
账号:190701040000294
行号:103100019176
营销中心主任:张继秋营销中心副主任:隋建华
片区经理
张继秋 | 主任 | 01064002386 | 13466457741 | |
隋建华 | 副主任 | 01064002388 | 15810174687 | |
业务 一部 | 王强 (主任助理) | 北京、上海、河南、广东、海南、山东、 天津、东北、西北 | 01064002389 | 13910607963 |
张一 | 云南、贵州、安徽、湖南、湖北、江西、 | 13810349711 | ||
张露 | 江苏、浙江 | 13958084380 | ||
韩庭东 | 业务助理 | 01064002692 | 18911846228 | |
业务 二部 | 王世超 (主任助理) | 四川、重庆、博库 | 01084010541 | 18600488056 |
李锋 | 京东、抖店 | 01064022884 | 13810997342 | |
纪丽辉 | 当当 | 01064002388 | 18600806981 | |
兰欣 | 机场、特殊渠道 | 01084010541 | 15810323466 | |
业务 三部 | 吴克 | 京东自营、拼多多 | 01064002692 | 13466626529 |
王云龙 | 天猫自营、当当自营 | 18201021158 | ||
纪之湄 | 业务助理 | 15989041369 | ||
李雅倩 | 业务助理、视频号、小红书 | 18810559381 |


